我国铜矿原料供不应求仍将持续
2012-03-26 15:43:49 责任编辑:曾忆茗 来源:前瞻网
国土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张苺日前表示,假设电解铜生产能力和消费量停滞不前,到2015年我国铜矿产品的进口比例仍然超过60%。依据我国未来20年经济发展的目标,我国铜矿原料供应严重不足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张苺是在“第七届上海铜铝峰会”上做出上述预测的。张苺指出,鉴于地质勘查和矿山建设周期较长,一般大型和超大型矿山从勘查到采矿至少需要8-10年。目前,我国可提供近期建设的大型和超大型矿山屈指可数,大多数国内矿山储量、埋藏状态和矿石品位先天不足,生产成本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差。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由于我国铜精矿原料本来就短缺,铜加工企业却在不断上马,目前很多中小铜冶炼企业所需要的铜精矿几乎100%依赖进口,对国外进口铜矿原料的依赖度不亚于铁矿石。
而江西铜业董秘潘其方也指出,包括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在内的大型铜企最近几年都在加大国内外铜矿资源的投资,不过,由于近年来公司的冶炼产能也在增加,目前铜矿的自给率还只有20%左右。
张苺也指出,2000-2010年期间,受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影响,我国铜冶炼生产能力扩张过快,造成国内矿自给能力连年下降的局面。目前国内企业都在积极开展铜矿勘查和开发的对外合作,对外合作成功的铜项目若能如期开发,2015年前可形成产能合计约122.6万吨/年。
不过,江西铜业一位管理层人士坦言,目前很多企业在海外的铜矿投资,还面临多方面的不确定性,比如江西铜业与中国中冶等在阿富汗的铜矿投资,就由于勘探时地下发现文物而一度受阻;而公司在秘鲁投资的铜矿,也因为当地搬迁问题而拖延。
对于目前铜冶炼企业面临的原料来源尴尬,张苺建议,应重视国内铜矿的勘查工作,加大铜矿勘查投入。同时,铜下游产业的生产能力扩张过速,如电解铜和铜材加工业,在国内原料严重不足的状况下,应当加以限制。
据前瞻资讯数据中心监测显示,“十二五 ”期间,国家计划严控铜冶炼产能,重点控制冶炼产能重复建设。到2015年,将我国精炼铜产能年均增长率控制在7.3%,远远低于2002-2011年期间的水平。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