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20日

风雨中 有色行业能否傲然挺立?

 2012-03-31 08:39:40 责任编辑:曾忆茗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2011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含黄金企业)销售收入4.3万亿元,同比增长35.5%;实现利润约2489亿元,同比增长51.6%;进出口总额超过1600亿美元,同比增长28%。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我国有色金属业能否在逆境中尽显风采?据悉,2011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3438万吨,同比增长9.8%。

价格震荡中平稳前行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2011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含黄金企业)销售收入4.3万亿元,同比增长35.5%;实现利润约2489亿元,同比增长51.6%;进出口总额超过1600亿美元,同比增长28%。

总体来看,2011年有色金属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产业链发展趋于均衡,固定资产投资向西部转移步伐加快,利润进一步向拥有资源和能源优势的企业集中,技术进步步伐加快,同时,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即便如此,由于长期结构性矛盾和宏观经济压力叠加,当前产业运行中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表示,行业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问题更加严峻,加上去年第四季度有色金属价格大幅震荡回落后,企业效益明显下滑,10月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8月份下降34%。

有色金属行业的特点是价格直接影响行业效益。“我们判断今年第一季度甚至前半年仍将维持去年四季度以来上下震荡的格局。但从今年前两个月看来,比我们预期的要稍好些,行业仍保持平稳增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表示。

国内国际“危中有机”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还不明朗,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加上世界主要货币汇率走势波动等因素,对我国有色金属产业从投资、生产到消费环节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陈全训说,从国内来看,虽然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但行业发展仍有有利条件。中央把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和结构调整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继续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建设项目加大投资;大力支持“三农”和节能减排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等建设项目;工信部日前正式印发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

据介绍,近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相关行业2012年经济运行走势做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可以看出有色金属的大致走势。

——电工行业是使用铜、铝等有色金属的大户。2012年国内电力新装机容量虽比上年略有回落,但由于农电改造提速及特高压后续工程启动,输变电设备需求有望好于上年。预计2012年电工行业产量增速仍将保持在20%左右。

——建筑领域大量使用铝、铜等有色金属。2012年将新开工700万套保障房,为铝合金门窗、建筑装饰等提供了市场机遇。

——电池行业铅需求量占国内市场的80%以上。随着在建项目投产,生产企业规模扩大,预计今年铅蓄电池生产将呈现明显增长的态势。

——汽车行业是有色金属的重要用户,2012年我国汽车工业将回归平稳发展,预计全年汽车产量有望增长8%左右。

——包装行业是铝的重要应用领域。随着扩大国内需求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市场对食品、饮料医药保健的刚性需求进一步提高,包装行业用铝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需防范两大风险

“综合判断,预计2012年国际市场对有色金属需求仍保持增长的态势,全球精炼铜供应仍存在少量缺口;部分西方铝业公司可能降低铝产量,原铝供应过剩的局面会有缓解;铅消费保持增长,过剩程度有所下降;锌市场供给将继续大于需求。”陈全训表示,国际市场主要有色金属价格总体仍处于宽幅震荡格局,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的全年平均价格比去年要有所回落。

据预测,国内市场对铜、铝、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的需求仍将保持增长,增幅继续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与上年的增幅相比,会略有回落。主要有色金属年平均价格略低于上年水平,其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基本一致。其中,铜价主要是需求拉动,铝价主要是成本推动,铅锌价格既存在需求拉动又有成本推动因素。

企查猫

“但是,应该看到,今年能源、资源及其大宗商品价格将高位震荡;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仍将持续上升;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链紧张的情况还没有明显改善。” 陈全训说,在这种情况下,有色金属行业要尤其注意防范产能过剩和价格回落两大风险。

贾明星指出,《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核心任务是结构调整。在这轮市场竞争中,产能过剩、价格回落等正倒逼行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发展质量。有色企业只有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将来的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