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协会成立助力行业回暖
2012-04-09 08:34:07 责任编辑:曾忆茗 来源:前瞻网
昨天(4月8日)稀土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稀土行业的健康发展。据前瞻资讯数据中心监测显示,稀土的价格在3月底到4月初这段时间内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这一上涨主要体现在氧化镨钕的市场报价,已从36万元/吨上涨至43万元/吨,金属镨钕的报价从49万元/吨上涨至54万元/吨。
从我国稀土行业上市公司来看,虽然去年下半年稀土价格经历了巨幅下跌,但是其价格仍高于往年,这使得稀土企业并没有像预期那样业绩下滑严重,稀土上市企业反而在去年收获颇丰。
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在稀土永磁概念板块中共有1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报,这12家公司去年的净利润总和为62.01亿元,比前年的净利润26.88亿元增长了一倍有余。
对于近期稀土价格的回暖,业内人士指出,稀土行业协会成立对行业而言是利好,从基本面来看,由于近期厂商、贸易商的看涨情绪较为强烈,新一轮的封库开始,带动了中重稀土价格的反弹。
从股价表现来看,上周五虽然板块中个股的涨幅不高,但股价上涨的个股数量仍多于下跌,而在周四时,稀土永磁板块涨幅达到4.70%,包钢稀土一度逼近涨停,最终以涨9.56%报收,而广晟有色也大涨7%。
统一南北市场成主要问题
8日,在经历了多年筹划、准备后,中国稀土协会正式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出任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第一任会长,马荣璋出任第一任秘书长。
在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筹备的多年时间中,我国多处地方相继成立了地方稀土行业协会,其职能就是管理当地的稀土市场。但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内稀土工作一直由发改委和工信部两部委先后分管,而此前我国稀土行业中,唯一的全国性行业机构只有以学术研讨为主的中国稀土学会。
由于上述格局使然,我国稀土行业多年没有牵头的机构,而地方稀土行业协会在这些年中不断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由赣州稀土行业协会和内蒙古稀土行业协会为主的南北分而治之的局面,这两家协会也同样吸收了不少的当地稀土企业,其中包括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和包钢稀土等国内大型稀土集团。
由于国内地方稀土市场的不统一,才导致了稀土行业乱象频出,3月下旬以来,多个稀土品种的价格又出现了新一轮的大幅上涨,以镨钕为例,包钢稀土报价为54元/公斤,而市场报价已经高达60多元/公斤。
而此次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成立后,将成为中国第一个由政府引导的,全国性稀土行业机构,由于其职能加之将吸收国内各地的大型稀土企业,或许能够统一国内稀土行业南北分化的格局。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筹备负责人、原工信部材料司副巡视员王彩凤也曾公开表示,协会的具体职责是协助政府,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对外合作中,发挥助手作用。她希望协会能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样,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据悉,包钢稀土等多家国内大型稀土企业将加入,给这个协会注入了旺盛的力量,但此前国内稀土行业早已形成南北对立的局面,想要真正改变目前的格局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整合南北稀土产业为“重担”
若想要改变南、北稀土相对独立的局面,相关的调控手段只有整合我国南、北稀土产业。3月12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对外表示,为保护我国的稀土资源及可持续利用,全国稀土企业将整合组建为两至三家大型企业,但“整合方案并不一定按省来划分”。
在上世纪90年代,在当时的国家经委牵头下,中国亦曾想组建稀土南北两大集团,其后无疾而终。此后多年,中国稀土产业的乱象,一直被诟病。
赣州稀土协会秘书长赖兆添曾公开表示:“目前整合政策在具体措施上还不完善,在监管上基层管理难于执行。”在南方的离子型重稀土区,大型企业间正激烈争夺整合权。这使得南方的整合,还没有重大进展。
北方一直是以包钢稀土为主。按2011年的计划,内蒙古自治区将整合区内35家稀土企业,其中包头市23家,整合主导者是包钢稀土。但这一计划却被一直搁置。
进入2012年,以地方为主导的稀土整合却在加紧进行。
2012年2月底,以广东省国资委、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的广晟稀土集团成立;而今年“两会”期间,福建代表团也传出厦门钨业牵头整合福建稀土行业的消息。
赣州稀土矿业公司一负责人也曾公开透露,“地方稀土企业集团旗下各企业在产权上还是独立的,财务、人员和经营上各自负责;地方稀土企业集团实质上只是一个挂牌公司,充当管理和贸易公司的角色,并不具备实际的生产能力和统一经营权力,整而不合”。
“成立全国稀土行业协会的初衷就是要对稀土行业进行自我规范,行业协会的成为就是为了保护我国稀土向前迈进的一大步。”上述不愿具名的行业内专家表示。
虽然目前专家学者都对稀土协会的前景充满信心,但从我国稀土的现状来看,除了加强行业内自律外,社会舆论与管理层对产业的愈发关注并未减轻我国稀土行业的压力,在维护我国环境保护的问题下,如何在保持一定市场占有率,并增加我国对稀土价格的话语权,在南、北稀土大整合的背景中,优化结构、调整资源、减少浪费,都将成为中国稀土行业协会需要承担起的“重担”。
应对外患是协会又一职能
稀土行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不少行业存在的弊端。国家多年来相继采取了多项措施,但收效并不大,比如稀土的私挖、滥采,在2010年时稀土价格飞涨的时候特别严重。稀土行业内存在散、乱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有,现在不但没有得到解决还愈发严重。这些都将是稀土协会成立后所要面对的问题。
上述的要面对的问题主要是对于国内而言,行业协会所要承担的还有来自于国外的‘压力’。如何发挥我国稀土大国的优势,掌握定价权,这也是协会要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之一。
曾有业内人士猜测,多年来未见“动静”中国稀土协会,此次“火速”成立,是为了要应对美、欧等国家向WTO提出的我国稀土出口限制的诉讼。
其实早在2009年,针对我国稀土贸易的争端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欧盟、美国与墨西哥先后将中国出口的多种原材料出口限制政策告上WTO,尽管当时被诉讼的出口限制的原材料中没有涉及稀土,但业界普遍认为,当时被起诉的原材料只不过是投石问路,为了进而转向中国的稀土。
但对于中国控制稀土出口的问题,各界一直保持着众多不同的观点,也曾有企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外稀土企业产量增长,即使我国稀土产量保持不变,占有率仍然会下降,或许5年以后,我国稀土占世界的比例可能由95%降低到60%,甚至更低。”
就上述争端而言,在中国稀土协会成立后,将主要由协会出面给出相关意见,并有可能在将来的贸易争端中出面调节。某著名稀土界学者表示,行业协会将在解决国际贸易冲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主力缓解国家之间的矛盾。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