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2月25日

国内锂电隔膜产品产能严重缩水

 2012-07-06 08:05:08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隔膜是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之一,我国大部分依赖国外进口,近年来,我国对隔膜产品的投资热度不断增强,但实际产量却大为缩水。

一年前,中国仅占世界锂电池隔膜产品6%左右的市场份额,但未来5年,世界或将承受来自中国锂电池隔膜产品的低价炮火。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5月,国内已宣布投产锂电池隔膜企业有21家,宣布投产产能4.77亿平方米/年,与之相对,2011年国内市场用量仅1.6亿平方;考虑到其它在建或筹建、未公布的项目,如果全部项目都在2015年之前投产,总产能将为12亿平方米/年,甚至远超世界需求。

“国内很多隔膜产品,主要从韩国和日本进口的设备生产,缺乏自主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一方面无助于从高端市场要利润,另一方面容易在新的技术出现之时被淘汰。”7月2日,深圳惠程首席科学家、子公司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公司副董事长侯豪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担心。

侯豪情分析,在锂电池两大应用市场中,通信电池领域基本上为国内产品所把控,但动力电池的隔膜产品基本都要依赖进口,“无论是从耐热性、良品率来讲,国内动力电池的隔膜没有一家能过得了关”。

锂电池有四大关键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正极材料和隔膜,前三类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替代,而隔膜的国产化进程刚刚开始,此类产品约占锂电池制造成本的1%-20%。

近年,中国国内掀起了一波电池隔膜投资的热潮。从已投产和拟在建项目来看,隔膜项目所用的技术路线包括干法、湿法和电纺工艺,产品类型包括单层聚乙烯(PE),单层聚丙烯(PP),以及聚酰胺(PI)薄膜等。但令人忧虑的是,2011年底,中国国内已投产企业宣布隔膜的产能为3.6亿平方/年,但业内估计产量仅为4000万平方米,仅占当年宣布产能的11%。

业内人士同时认为,纵使2015年国内隔膜总产能达到12亿平方米,但实际产量或只有15%-20%之间,即为1.8亿-2.4亿平方米/年。

侯豪情坦言,国产化替化最重要的作用是隔膜产品价格的降低,2003年进口隔膜的价格为15-20元/平方米,但现今“通信电池隔膜已低于10元/平方米,动力电池低的可以达到12元,美国Celgard的产品价格较高,约15-18元平方米”。

IDG资本驻深圳首席代表姚海波则认为需要具体细分,动力电池一项,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已部分实现进口替代,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锂电池隔膜产品则基本自国外进口,但“我们更看重国产化替代所赢来的市场空间”。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2011年,日本企业占据锂电池隔膜市场的份额超过50%,美国企业占据28%以上,韩国SK为12%,中国企业约为6%。2011年全球隔膜市场规模为18.6亿美元,预计2015年达到43.8亿美元,年均保持29%的增长。

作为技术壁垒最高和国产化率最低的锂电池材料,2011年中国仍然有80%的隔膜需要进口。“国内产品目前虽然在良率方面存在不足,高端技术亦存在瓶颈,但关键在市场应用方面,国产化产品占据的比例将得到提升。”姚海波称,与进口产品相比,国内部分厂家的产品在性能指标上的差距已开始缩小,且拥有价格优势。

企查猫

受政策鼓励和市场驱动影响,国内数十家投资者对隔膜生产均跃跃欲试,但技术制约和投资过热则是其不得不面对的风险。侯豪情透露,江西先材已试生产的PI隔膜项目预计于今年9月正式投产,今年产能可达1万平米/天,产品主要应用在动力电池领域。不同于进口设备生产,技术为自主研发,“上海恒动电力下半年准备用我们的产品做实验,可以有效降低锂电池成本”。

一位隔膜企业高管则认为,大规模的投资会带来技术瓶颈方面的解决,这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领域已得到验证,甚至在光伏、风电方面也有成功案例。同时,国内厂家在土地人工等方面的成本支出,要比国外厂家少,占据成本优势,质量落后点,但价格却可以做到最低。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