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业再陷寒冬 转型之路崎岖
2012-07-24 08:28:28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转型之路崎岖
也许船小好调头,位于中山市南头镇的思尚家具有限公司今年却逆势增长。该公司总经理陈敏说,思尚从四年前已开始谋求转型,“2009、2010年我们收入下来了,但去年、今年却实现了增长。”
思尚家具的员工从四年前的230人,减少到今年的150人。陈敏坦言,今年人工上涨了20%,普通工人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5~6年前,我们曾准备到江门建厂,幸好没有建。”
陈敏推动工厂转型,做了三个“动作”:一是聚焦,产品由办公家具变为办公椅;二是提升工业设计能力,去年还在广东省“省长杯”的设计大赛中拿奖;三是营销创新,原来与美国进口商合作,现在直接与美国家具品牌商合作,有自己的产品品牌。
虽然今年出口、内销收入均同比增长了40%,但陈敏仍说“我们碰到了非常大的挑战”。
“相比去年,人民币汇率增加约10%,对销售额的影响达30%。越南、孟加拉国还不是很成熟,但是泰国竞争力不弱,其人工成本比中国低。”陈敏说,“下一步我们的对手是韩国企业,它们供应链更成熟,效率高,国家品牌较强。”
“欧洲和美国与我们的成本相差不多。我们一些塑料配件从欧洲公司如巴斯夫来,欧洲工人月工资1000~2000欧元,但效率高;美国垄断资源,能源成本低。”陈敏说,还有台湾地区,大陆工人3000元/月,台湾地区5000元/月,但台资厂品质好、效率高,能抢占中档市场。
“所以,低档市场有人抢,中档市场也面临欧美本土企业的竞争,因为我们的产品运过去,运费也在增加。”陈敏觉得,思尚的转型道路还很漫长。
让陈敏感到意外的是,今年上半年,居然有一家意大利客户要求思尚帮忙设计,由它们自己生产。“中国设计将来是有前途的。”他说,未来在提升工业设计能力的基础上,一方面把国内市场做好,同时要利用好全球的资源。
目前思尚有40%~50%的部件外包生产,将来这一比例会提高到60%~70%。“我们将把精力聚焦在核心问题上。”陈敏说。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大企业也在转型。位于江门的健威集团,家具主要出口美国。今年5月,健威在供应商大会上提出,重点由外销转内销,支持经销商做大,苦练内功、降低成本。
寒冬还在后头
在展辰涂料珠三角销售负责人陶永君眼中,广东家具制造业今年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由于招工难,“90后”吃苦精神不如前辈,所以尽管经济不好,许多家具厂今年都上马了自动喷涂线、自动干燥机,以减少人手。
“另一个变化是,2008年出口、内销企业比例大约5:5,现在七八成的企业只做一点外销、将精力转向内销,因为外销的利润大部分被如美国home-line等贸易商赚去了。”
“而且,分工走向专业化。以前分办公、家用家具两类,现在又分出儿童家具,还有专门做橱柜等部件的工厂。”陶永君说。
他认为,“未来家具厂会分化,一类求产量,进行机械化大生产;另一类,增加人工,注重艺术雕刻、工业设计。预计大厂会兼并小厂,小厂独立很难接到订单。随着环保要求提高,工厂的板材、涂料等要符合环保要求,因成本增加,会淘汰一些中小家具厂。”
陶永君乐观预期,由于住房的刚性需求仍在,今年下半年、明年上半年家具业会转暖。
不过,据前瞻网记者了解,真正的冬天还没到,今年中国GDP增速还有近8%,十年内将逐步降到5%。“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还有十年,十年后,企业会分化,要么培育出世界品牌,能生产独特产品;要么大规模生产,只做OEM;要么设计能力很强,几个人也能养活自己。”
“转型需要眼光与资源。”刘正球说,估计只有30%的企业有转型能力,30%企业没有转型能力、继续赚加工费的辛苦钱,40%的企业生存艰难。“真正的寒冬还在后头。”
中山市家具商会秘书长邓广森持有相同观点。他说,转型不仅仅是开发新产品或者将工厂转移,它还需要做好定位与规划,不亚于二次创业。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