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2月26日

光伏生死劫:国内企业面临欧洲“双反”危机

 2012-07-31 08:50:53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欧洲是中国光伏产业最大的市场,随着欧洲“反倾销”预期加重,国内光伏业开始面临一次生死劫。

面对欧洲企业特别是德国老牌光伏企业SolarWorld再一次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反倾销”行动,中国光伏企业迅速做出反应。

7月26日,英利、尚德、天合以及阿特斯四大中国光伏企业,代表光伏发电促进联盟和中国光伏行业正式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强烈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呼吁中国政府积极维护国内企业合法权益。

事实上,行业内对欧洲可能效仿美国提出对中国光伏企业类似调查一事早有盛传。“那时大家都是猜测,并不认为欧洲可能会这样做,因为毕竟欧洲当下的经济状况也不好。”专家表示。

美国“双反”调查尚未正式结束,但根据2012年5月的初裁,目前已经出现了对中国企业的不利结果,业界担心欧盟跟风的可能性会更大。

专家表示,目前德国几家光伏企业的倒闭,这很可能让欧洲内部和欧盟委员会对光伏行业做出新的判断,欧洲“反侵销”的立案可能性增大,但目前仍不能确定。

“不过好在欧盟立案门槛高于美国,给了中国光伏企业一个短期缓冲时间。”英利法务总监陈卓表示。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由于两个地区的法律环境不同,美国的立案门槛较低,一旦企业提出申请便会自动立案。相比之下,欧盟方面则还存在一个45天的“窗口期”,在这45天内欧盟会综合各方意见,最终决定是否立案。

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王亦逾表示,我们要利用好这45天的时间,从企业自身到国家一起努力,呼吁欧盟委员会不要立案,因为这对中欧双方的经济打击并不小。

不过,据前瞻网记者获悉,目前各大企业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措施应对45天后可能开启的正式“反倾销”调查。“由于现处阶段比较敏感,我们不愿意过多评价。”天合某高层表示。

另一只靴子要落下?

7月24日,以总部位于的德国SolarWorld为代表的欧盟光伏电池产业于7月24日向欧盟委员会提起对华光伏电池的“反倾销”调查申请,加剧中欧双方在绿色科技的贸易关系。

这家德国企业SolarWorld继2011年10月美国“双反”调查后,第二次举起了对中国“反侵销”和“反补贴”大旗。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光伏产业陷入低谷,欧盟本土的光伏组件商经营惨淡,倒闭成潮,当地企业却把责任推托为“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而提出申诉的德国企业SolarWorld首席执行官弗兰克·阿斯贝克(Frank Asbeck)称,同样处于亏损的中国企业因有来自政府的支持,能将中国产品倾销到欧洲市场。

因此SolarWorld向欧盟委员会的诉求中提出,中国企业在欧洲销售的光伏产品价格低于成本,其目的是为了主导欧洲光伏市场,因此要求欧盟委员会向美国一样对进口的中国光伏电池征收惩罚性关税——“反倾销”。

根据资料显示,欧洲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市场,去年年底欧盟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51.3吉瓦,较2010年增长29.8吉瓦,这个数据是美国的10倍。

但目前欧盟委员会拒绝就此事发表任何评论。

不过,这一消息被证实传出后,中国光伏企业迅速做出反应。

7月26日,英利、尚德、天合以及阿特斯四大中国光伏企业在48小时内对其做出回应并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强烈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呼吁中国政府积极与欧盟进行磋商。

王亦逾表示,SolarWorld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而对中国光伏提出的无理诉讼是毫无根据的。

企查猫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表示,光伏电池的原材料价格下降和中国产业技术进步是中国光伏电池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并非欧盟某些企业声称的倾销行为。我们希望双方业界能够通过磋商解决分歧,通过合作寻求互利共赢的路径,共同维护良好的产业发展坏境。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与美国“双反”案件相比,此次潜在的欧盟“反倾销”案件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影响将会更大。2011年中国有接近358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其中60%以上是输送至欧洲市场。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