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1月22日

国家稀土出口配额去年出现过剩 走私依然猖獗

 2012-08-23 07:32:12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近日,国家商务部下达了第二批稀土配额。此次配额共计9770吨,其中轻稀土8537吨、中重稀土1233吨。加上首批出口配额,今年出口配额共计30996吨,比去年全年配额(30184吨)增加约2.7%。

前瞻网记者注意到,在稀土走私猖獗难治、国际压力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意在保护稀土资源的稀土配额频频陷入现实困境。而对稀土出口配额最终是否会取消,业内也开始了更深层次的讨论。

去年出口配额出现过剩

商务部公告显示,在24家集团(公司)中,包钢集团获得的轻重稀土配额均最多,分别为2469吨和196吨。而除中钢集团与乐山盛和稀土股份公司未获得中重稀土配额外,五矿集团、中铝公司、广晟有色等其他企业在轻重稀土配额方面均有斩获。而一再缺席稀土出口配额企业榜单的西骏稀土也重获配额,此次获得轻稀土、中重稀土配额量分别是139吨和27吨。

8月22日,前瞻网记者了解,虽然公司连续多年没有配额,但“通过找有配额的外贸公司代理,西骏稀土这几年仍然有出口实绩”,只是出口量相较之前大大减少。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今年全年配额量比去年微增。去年12月27日,商务部公布了2012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11家公司获得配额计10546吨(按其全年应得配额的80%下达)。加上商务部5月份补充下达的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10680吨,今年首批稀土出口配额总计21226吨。

但自去年开始,出口配额出现大量过剩。中国稀土协会秘书长马荣璋曾介绍,去年出口配额为30184吨,但实际出口仅使用了18600吨,占配额总量的61.6%。

尽管配额制度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国外用户从中国获得稀土产品,但一些欧美国家对这一制度仍表示不满,并最终诉诸WTO。目前,这一争端已经进入专家组调查阶段。

稀土配额再陷存废之争

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尽管出口配额实施多年,但并未遏制住稀土走私现象,相反,稀土非法出口近期还出现了从金属和氧化物成品向原矿蔓延的迹象。

“今年上半年出口原矿的现象已经很严重,虽然很难统计数量,但以目前掌握的情况保守估计,应该有几千吨。”马荣璋近日向媒体称。

而稀土产品的走私现象更加触目惊心:根据近年来我国稀土产品的出口量和国外的稀土矿产量、稀土消耗量进行估算,每年变相出口和走私的稀土产品预计在2万吨到3万吨。

如此,意在保护稀土资源的稀土配额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南京稀土应用研究会副理事长王仲山表示,国家应该对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稀缺元素加以管控,宽严相济则可既不失国家利益,又减少国际纷争。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外需求大都集中在中重稀土以及轻稀土中的镨、钕、钐、铕等元素上,而中国稀土出口配额限制只计质量不分品种。在上述企业高层人士看来,稀土配额有正确的理念,但像稀土走私等情况依然没办法解决。“配额本身就是保护稀土资源的,但现在稀土价格低成这样,而且有人通过走私也能出口。企业发展最终还是要遵从市场。”

出口配额使用不完,稀土走私问题又难以制止,多重压力下的稀土出口配额已经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据前瞻网记者了解,管理部门目前已召集相关专家讨论此事,部分专家甚至表达了要取消配额的看法。

力图摆脱“中国依赖症”日本全球搜购稀土

据日本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占比自2000年以来首次低于五成。日本正通过各种手段从全球搜购稀土。

今年1至6月份,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稀土资源降至3007吨,仅占全部输入总量的49.3%。

企查猫

分析员说,我国逐渐加强对稀土出口的限制,以保证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避免稀土资源过度外流,这导致日本逐渐降低对我国稀土的进口,而日本为了构筑安全的稀土供应体系,必然向多个国家进口稀土,以逐渐摆脱对我国稀土的依赖。

目前,日本政府和企业已试图从越南等国家进口稀土。从明年开始,日本还将试图从澳大利亚等4个拥有出口稀土资源权益的国家正式输入稀土矿山。若合作达成,预计一年可进口稀土资源1.65万吨。

中国稀土协会相关人士说,日本试图减少对我国稀土的依赖,也是件好事,这对保护我国稀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