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2月23日

唱片老去 中国唱片业迈到了产业的尽头

 2013-04-12 13:54:16 责任编辑:QZ112 来源:前瞻网

这家如今门厅冷落的市场曾有过辉煌的时刻。从某种角度看,它的存在与发展也见证了政府与非法音像产品博弈的过程。

1996年,为了杜绝盗版翻版,便于音像出版物的管理,当时监管音像制品的文化部下令所有音像批发单位都要进驻音像城,以便从源头管理音像品。同时由文化部牵头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建立四个示范性音像批发、销售市场。最终北京、上海、广州三处建成,武汉因客观条件不成熟而没有成立。

然而由于职责划分不清,很快“各地的音像市场成为了走私、盗版音像制品的天堂”。

1999年,因为音像市场里非法音像制品“猖獗”,文化部又开始取缔音像市场。经过两年左右的清理,全国200多家音像城被清空,只保留了北京和广州两家正规批发市场。

那一年,陈俊调任广东音像市场任副总经理。在陈的感觉里,2005年是市场兴衰的分界点。“互联网太厉害了。”他说,“以前是看电视,看碟,听广播,现在网站一看,下载那么多,手机铃声有音乐,电脑也有,公共场所也有,上个楼梯坐电梯里面还有大屏幕……”

互联网的兴起,令虚拟盗版代替了实体盗版。甚至,唱片作为音乐的媒介开始被大众淘汰。

对于唱片公司,互联网造成的寒流早在2000年就已经到来。赖秀薇有切身的体会。“我1999年来到太平洋之后,整个市场开始走下坡路。”那几年,她明显感到同行在减少。以前唱片业的下游厂商,比如塑料盒制作厂都纷纷转型做了化妆品包装。太平洋唱片的产量也在大幅下降—“我们的月产量从上百万下降到30万、20万、10万、8万,到现在一年可能就只有20万到30万了。”

在星外星唱片董事总经理周小川看来,中国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里,经历过两次大改变。

一次是2001年的阶段。那时互联网兴起,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搜索、下载音乐。网络音乐改变了生态,音乐从奢侈品变成了大众消费品。一大部分对音乐品质要求不高的唱片客户被互联网抢走了。

第二次改变是在2008年。那时的互联网进入2.0时代。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已从浏览获取信息转变到了交互和社区。但那一年刚好发生了一件事——政府把音像市场管理权从文化部手里交到了新闻出版署。在交接的过程中,一个没有权力管,一个还没有交接好,形成了监管空白。于是,正规唱片公司的发行渠道,比如超市、新华书店等,又被盗版商以低价打压的方式抢占了。

周小川感慨:“2008年之前我们觉得还蛮滋润的。”那时星外星已经找到了唱片公司和互联网的契合点。他们的在线社交媒体,比如豆瓣、博客,是独立音乐人传播最好的平台。通过这些互联网媒体的影响力,往往能够聚集起比门户网站更对的客户群。

传统唱片业之前因互联网而丢失的营销渠道(以前是广播、音像店)又在互联网上找了回来,然而销售渠道却又一次丢给了盗版商。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唱片纷纷尝试经营策略—有的转型做演出公司,有的转向高端的HiFi市场,还有的转型做艺人经纪公司。

太平洋也经历过一次经营方向的蜕变。赖秀薇说,第一,针对高端音乐消费者做精品发烧碟;第二,在内容上创新,推出像《流淌的歌声》这样更有创意更经典的作品。她坦白地说,早在2002年,太平洋就尝试和北京一家公司合作,在网站销售歌曲。但由于门户网站都有免费下载,盈利模式不清晰,实际的收益并不明显。

李海鹰的互联网尝试倒是成功的。2005年,李海鹰为孙俪写了《爱如空气》。通过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这首歌不仅在SP彩铃上获得了很好的经济回报,也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大红大紫。“肯定不是靠唱片,只出了一张孙俪的EP,EP有谁买?没有人见过!就是靠电视剧跟互联网,歌就出来了。”

不过此后李与移动公司、互联网的合作效果都不明显。他认为,到目前为止,互联网时代音乐的盈利模式仍不清晰,而这也正是唱片公司互联网时代转型问题的根本所在。

“无论是唱片公司制作一个歌手,精心打造一张唱片,投资多少钱,收不回来;还是作曲者写一首歌,很流行,在版权方面没有回报—这对于公司和创作者都是很大的打击。”

在李海鹰看来,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版权意识已经提高了很多。“很多版权组织、唱片公司以及音乐人都在为这个事情呼吁了很多年”,但音乐毕竟是个小产业,“中国移动一年的音乐收益是三百亿。中国的唱片正版加上盗版统统加起来也没有这个数。问题是现在没有一个机构可以跟中国移动谈判,可以跟它抗衡,它一个国有企业,很强势。人家不给你看数据,你单个的音乐人再牛也不够力量。法律归法律,问题还是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唱片公司,版权固然是问题,商业模式却是更大的问题。从2000年到现在,唱片业面对互联网的挑战一路溃败。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家唱片公司能够说是彻底适应了互联网生存。

赖秀薇的职业生涯见证了唱片业从时代宠儿走向迟暮的全过程。回首过往的30年,她引用了崔健的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

但她也并不想让自己显得太过悲情。如今,快到退休年龄的她仍然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太平洋作为中国音像行业的一面旗帜永远不倒”。

对于唱片业的未来,她显得有些迷茫,但有一点她很确定:“做音乐的人一定要在,因为人们现在对音乐的需求比以前更大。”

2013年3月中,广州二沙岛的星海录音棚,李海鹰面对广东交响乐团指挥。他正在录制由他创作的中国第一张流行交响乐碟。在互联网时代,他已然是当年为数不多的几个仍活跃在音乐创作第一线的人。

对于唱片业从辉煌走向落寞的历程,他显得更洒脱:“生活就是这样,不停地变化。”

在他看来,音乐的需求从来没有减少。“随着MP3、互联网、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听音乐的人更多了!”

企查猫

陈俊在广东音像市场里工作了十几年,见过做唱片批发成为亿万富翁的,也见过随着唱片业衰落,转行做音响、签艺人的。虽然市场里的租户数只是最初开市时的三分之一,但他依旧坚定地认为:“音像市场肯定有,只是载体的区别。”在他看来,实物是虚拟不可替代的,就像电影无法被电视所取代那样。

现在,在他的带领下,市场不光配合政府做音像批发的管理工作,还拓展出高端音响销售,录音制作等其他服务。他说,温饱解决了,人们就会要精神上的享受。对好音乐的追求,永远不会减少。

据说,宋柯的名言“唱片已死”是被人断章取义,后面还有一句更重要的:“音乐还活着”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