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纤供不应求 价格明显回升
2012-02-22 12:43:05 责任编辑:曾忆茗 来源:前瞻网
国家大力推行宽带中国战略,希望在2015年实现城市家庭带宽达到20M、农村家庭达到4M的目标,宽带网络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光纤行业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作为宽带网络建设的基础,我国的光纤产业将在“宽带中国”发展战略中迎来大发展的良机。
然而,当人们真正将目光投向我国的光纤光缆产业时,却发现情形不容乐观。虽然我国拥有着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光缆产业规模,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大而不强的局面长期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就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随着宽带建设的全面升温,今年光纤供应短缺将成定局。
从需求方面看,近年来,在我国信息通信网络持续的大规模建设,特别是3G网络建设的带动下,光纤销量已突破1亿芯公里,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消费市场。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在3G建设对光纤需求相对稳定的背景下,宽带建设对光纤的需求将毫无悬念地大幅度增加,从而带动光纤市场出现爆发性增长。
在宽带建设领域,虽然“宽带中国”战略的具体落实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运营企业早已开始加大宽带网络建设的力度。中国电信的“光进铜退”以及“光网城市”战略正在加紧实施;中国联通的光纤网络建设力度也在加强,宽带提速试点范围扩大;而中国移动近年来一直在加强基础网络建设的力度,是国内最大的光纤采购商,其下属的铁通公司的宽带接入业务也在不断推进。这无疑将进一步促进市场对光纤需求的增长。此外,工信部已经将建光网、提速度、广普及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目标,重点实施宽带上网提速工程,落实推动中国宽带基础设施水平和应用水平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制定相关的宽带提速目标并承诺给予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这一切将有效加快各地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速度,扩大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规模,直接带动光纤网络的发展,拉动光纤市场的增长。
在移动宽带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开展,移动数据量增长迅猛,运营商也将进一步扩大网络建设,包括3G以及WLAN等网络建设的规模,以适应业务量迅猛增长的需求。目前,中国移动已经率先开始进行WLAN设备的招标工作,相关工程的建设实施,也将拉动光纤需求增长。此外,各运营商与地方政府签署的无线城市建设协议对光纤需求增长同样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因素。
另外,行业专网市场以及三网融合市场对光纤的需求也不应忽视。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深入以及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相关专业网络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展,对光纤的需求稳步增长。
前瞻产业研究院介绍,今年光纤需求将出现新一轮的爆发性增长,并将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而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有关市场专家认为,加上电力等相关行业对光纤的需求,今年我国市场对光纤的总需求会接近1.5亿芯公里,将毫无悬念地创出历史的新高。
那么,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的整体供应能力如何呢?
应该看到,我国的光纤生产能力近年来增长迅猛。相关企业都看好我国光纤光缆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相关厂家也不断扩大生产能力。2008年,国内光纤产能突破7000万芯公里,2009年突破9000万芯公里,2010年突破1亿芯公里。从市场供应情况看,2009年,在我国3G网络建设爆发性增长的带动下,光纤供应出现紧缺,我国光纤企业相继扩产;刚刚过去的2011年,受日本地震等诸多因素影响,光纤预制棒供应紧张,光纤供应缺口在500万芯公里左右。到今年年初,我国光纤生产企业新一轮扩产完成,目前产能突破1.2亿芯公里,创历史最高纪录。
从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的特点看,由于技术门槛较低,光缆产能明显过剩,虽然光纤产能扩展迅速,但仍受到光纤预制棒产能的限制。目前,我国光纤生产所需的光纤预制棒,将近50%依赖进口,这也成为制约我国光纤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短板。今年,我国光纤产能还会有所增长,一些光缆企业开始大规模投资进入光纤生产领域,一些光纤企业也进一步扩大了光纤预制棒的生产能力,但是,这些新的生产能力进入市场还需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光纤预制棒生产能力的增长会受到成本、工艺成熟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业内人士估计,我国光纤预制棒近50%依赖进口的局面短期内将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我国今年的光纤产能乐观估计将会在1.3亿芯公里左右,与市场需求相比,有1500万芯公里到2000万芯公里的缺口,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光纤短缺的迹象,光纤的市场价格也出现明显回升。对此,尽管相关光纤企业纷纷表示,将做好充分准备,全力扩大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支持宽带建设发展。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