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 风电产业寒风阵阵
2012-06-05 10:24:22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国内风电产业再度陷入像其他行业一样的盲目扩张,产能过剩的困局。
2010年,受欧美经济复苏缓慢的拖累,世界风电业在经历了连续五年的爆发性增长后首次呈现放缓趋势,新增容量发展速度仅为3.1%,比上一年下降了40个百分点。
在中国却是另一番风景。受惠于政策的大力支持,自2006年起风电装机总量连续4年翻倍增长的中国市场,依然保持了73%的强劲增长,2010年累计装机总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风电产业,堪称“中国式增长”之典型案例。
不过,随着高速发展,并网、设备质量、风电场运营管理等问题逐渐凸显,风电在2011年速度骤减。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装机容量比2010年增长了39.4%,这个增速很高,但只及2010年增速的一半,降速甚快。
最关键、最引人注目的还是201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原稿中特别提到“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
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业内人士如坐针毡。
“从我的工作经历来看,风能、太阳能尽管发展非常快,但是在整个能源结构当中占的比重还非常小。风能发电量去年大概是971亿度,占总发电量的1.56%,还不到2%。所以我们觉得报告的意思应该不是要制止这个产业,而是防止风电设备制造业过剩。”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在2012年4月的博鳌论坛上说。
经过众多代表委员的建言,中央“从谏如流”,最后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将这句话改为“防止太阳能、风电设备的盲目扩张”。
但是被预言多时的“风电拐点”确凿无疑地到来了。
2012年两会后不久的3月19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的通知》,第二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共计1492万千瓦,这个数字只是去年8月发布的第一批风电规划2883万千瓦的一半左右。
“今年风电发展情况肯定不乐观。首先是两会报告提出的对风电的意见,其次是风电新项目审批难度加大,更重要的是电网限制风电并网日趋严重。”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人士说。
跑马圈地背后的利益驱动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风电已经开始发展,除了新疆等少数地区使用的300万千瓦左右的小功率风机之外,很大一部分是依靠丹麦、德国等国家的低息贷款引进他们的风电设备,其实他们主要是为了刺激本国的设备出口,所以当时的价格也非常高,致使风电成本也很高,普遍都在一两块钱一度电的样子。”张国宝表示,在他接管电力管理工作时,中国的风电装机总量只有40万千瓦。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1995年,原电力工业部曾提出2000年风电装机量达到100万千瓦的目标,但直到2004年才只完成了76.4万千瓦。而今天,中国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就有甘肃酒泉、内蒙古东、内蒙古西、东北、河北、新疆、江苏、山东这8个。而且,山西和黑龙江两省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也已纳入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划中。
2005年是个转折点。在这一年公布的“十一五”的风能指标计划中,国家计划推出1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
促使地方政府得以在全国风电大市场中跑马圈地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打破特许政策,将5万千瓦级以下项目的审批权下放。
“这让很多地方‘钻了空子’,出现了大量4.95万千瓦的现象,把一个大项目拆分成若干份4.95万,以此规避国家审批。但这些项目多数没跟电网协调好,完全没有考虑到当地电网的承受能力。”张国宝说。
2005年国家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提出了强制上网、全额保障性收购、分类电价和全网分担的要求,这使得风电在各种政策优惠及电价补贴的保护下,成为新能源领域中准入门槛较低且盈利能力较强的一个领域。此外,利用CDM(清洁发展机制)机制获取收益也被许多风电开发商作为弥补资源评价可靠性、设备质量、运营维护能力等不足所带来损失的一条途径。
于是,企业对风电项目投资热情旋即高涨起来。
现实运作中,风电项目往往与风机制造业“捆绑出售”,由此可以增加地方税收。于是,地方政府也卷入了风电项目热潮。
“在风电发达地区一般都会建设很大的风机制造基地,然后把风场资源交给本地的风机制造商。我们要拿下这块风场,就需要采购他们的设备,就像绑架一样。”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唐新能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
对这种“地方保护主义”,亚洲最大的风电企业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曾公开抨击。
“华锐、金风在各地都有厂,像塔筒这类东西比较大、运输困难肯定就近做,但叶片之类的东西没必要本地生产,所以那些多数是装配厂生产。按道理说这不符合市场经济,但现在各地都这么干。”张国宝说。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