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2月22日

商务部或“双反”欧盟多晶硅 中欧光伏贸易战一触即发

 2012-08-20 08:58:52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国内光伏企业已经决定“反击”欧盟的反倾销举措。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代表国内多晶硅产能80%的4家多晶硅企业近日向中国商务部提出对来自欧盟多晶硅实行“双反”(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目前,商务部已经受理此案。知情人士透露,商务部将在30天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欧盟方面决定立案,中国应该也会立案。

此次提出申请的四家企业分别是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洛阳中硅高科技、重庆大全新能源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这次欧盟很有可能决定立案,因此必须采取行动,利用WTO的规则,进行威慑。“我们也不希望我们的商务部立案,但如果没有行动,欧盟方面肯定立案。”

“德企急飞中国”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欧盟进入中国市场的多晶硅约93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8%,平均价格为27.5美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7.5%。其中,产自德国的多晶硅为9100吨,比去年同期上升59%。而德国的多晶硅主要来自瓦克化学(Wacker,ETR:WCH)。以2011年为例,瓦克向中国出口了接近1万吨多晶硅,占其总出货量的两成左右。

“瓦克方面已经急了,听说商务部可能会受理,他们老总立刻就飞到了北京。”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标称,德国企业急了,就会给德国政府压力,政府也得考虑企业的就业问题、地区选票问题,这样欧盟在是否立案问题上也会掂量一下。现在整个光伏产业都在寄希望于8月底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希望双方能够洽谈光伏贸易保护问题。

2011年,多晶硅业务部门对瓦克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是该公司的“摇钱树”,占销售额的30%左右,并且是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的三分之二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从是否立案的时间窗口上看,欧盟和中国商务部之间非常接近。欧洲企业是7月下旬提出申请的,是否立案的时间窗口是45天内。中国企业是8月中旬提出申请的,是否立案的时间窗口是30天内。

吕锦标称,在光伏“双反”问题上,关键得让对方疼,否则只是嘴上抗议没用。之前中国在贸易摩擦中,想打贸易战也打不起来;现在可以互相威慑了。

防止立案后突击倾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监测显示,2011年,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达6.46万吨,进口金额约为20亿美元,主要来自美国、德国、韩国。

国内下游的光伏组件商担心如果上述地区的多晶硅料都被征收反倾销税,则多晶硅料价格肯定会上涨。

吕锦标介绍,为遏止立案后多晶硅突击倾销进口的行为,此次中国多晶硅企业同时向商务部提出对美、韩进口的多晶硅进行追溯征税,以保证贸易救济措施的效果。中国多晶硅企业还将请求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采取措施,防止进口多晶硅以加工贸易等方式规避“双反”惩罚。

知情人士透露,商务部可能会对美国、韩国的多晶硅产品做出幅度在50%左右的惩罚性关税裁决。

企查猫

此次中欧光伏摩擦起于7月下旬。当时欧洲最大的太阳能板制造商Solar World AG与其他几家公司向欧盟提起一项秘密申诉,指控中国光伏企业获得了非法补贴并进行了倾销,要求对中国产太阳能板征收反倾销关税。

此前,主导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电池实施“双反”的同样是Solar World AG。美国商务部给中国光伏电池开出的“双反”税率高达30%以上。中国商务部随后宣布,对产自美国的多晶硅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