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老板重操旧业 付新疆等地找矿成风
2012-08-22 09:20:19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前不久,山西煤老板刘浩伟刚刚结束在新疆的考察,与他一起前往考察的还有山西另外二十几个煤老板。他们中有的已经彻底退出煤炭行业,手握巨资四处找矿,有的则已被国企收购,每年定期分红。
谈及新疆之行,刘浩伟表示,此行就是去抄底,趁着行情不好,争取多收几座矿。新疆之行的效果也不错,他和其中的几个煤老板已看好合适的煤矿,准备去新疆发展。
据刘浩伟介绍,当地有不少煤矿主急于转让,政府甚至主动提出可以考虑开采新矿。
刘浩伟在山西开煤矿已有十余年,此前在山西晋南某市有三座煤矿,煤改过后,被山西某国企收编整合为一座90万吨的矿井,目前占股49%。由于被收编,矿上的事,刘浩伟已不用操心,也有更多时间去琢磨其他项目。
去年底,刘浩伟和另外一个煤老板投资新建了个物流配送中心,搞了半年后发现,自己极不适合做其他产业。他坦言:“赚惯了煤矿的快钱,搞物流太费事,赚钱也慢。”
他们也曾去考察过在转型方面做得不错的煤老板,比如吕梁柳林邢利斌的企业。去了以后才发现,他们与邢利斌的实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动辄数十上百亿的投资,是他们几个人身家的总和。而小打小闹的生意,却又看不上眼。
于是,他们便想到重干煤矿,“想收购煤矿的计划很早就有,但山西煤改后,大部分都成了国企,留下的民企实力也都很雄厚,根本无法操作。”刘浩伟说,不过现在,他觉得机会来了,“以前听专家们讲危机就是危中有机,这次我们都觉得是个机会,就商量着各拿几个亿组团去抄底。”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从去年底开始,煤炭开始持续下滑。即使高质量的无烟煤,价格也从去年底900多元/吨的高位,跌至目前的600余元。每月汇至刘浩伟账户上的钱也大幅缩水。刘浩伟觉得,除了经济下滑的大背景外,国有企业高额的开采成本也是重要原因。
“同样的煤矿,我以前10个人能干的活,国企来了得30多个,再加上国企其他附属开支,能分给我的钱还不如开10万吨小煤窑的时候。”提起收编自己的国企,刘浩伟很是郁闷。
尽管是在山西发家,但刘和他的朋友却并不愿再在山西投资煤矿。此前是因为没人卖或者价太高,现在却是因为煤矿被收购成国有后,很难有入手的机会。
“前段时间山西有个民企独资、年产90万吨的煤矿想出手,卖28个亿,去年初的时候,有人出38个亿他没卖,现在掉价10个亿也没人愿意接手。”刘浩伟表示,没人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山西,民营煤企很难生存。
“说到底还是整个经济形势不好,投产的矿井还好,正在技改期间的矿井还得大笔资金投入,银行又贷不下款,只能通过民间高利贷维持,可又碰上这种行情,已经逼死不少民企了,剩下的还不知有几个能熬得起。有门路的,早就开始主动找国企谈合作去了。”吕梁市一分管煤炭的官员称。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类似想转让煤矿的民企并不在少数,吕梁某地两家大型民企,此前就曾传出欲兜售煤矿的传闻,并已开始和国企洽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浩伟的电话不时响起,电话那头多是朋友催问他几时能确定去新疆的行程。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