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2月22日

双层卧铺客车市场需求旺盛 禁令下企业已研发替代车型

 2012-08-28 08:55:22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8·26”延安特大交通事故所引发的关于双层卧铺客车的讨论仍在持续。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此次特大交通事故确认共有36人死亡。

今年年初,双层卧铺客车在遭受政策压制的情况下,又惹来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可谓劫难重重。据悉,工信部与公安部已于2011年12月31日联合发布632号令,自 2012 年3月1日起,相关企业应暂停生产、销售卧铺客车产品,工业和信息化部暂停全部卧铺客车产品《公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停办理卧铺客车注册登记。

然而,两部委政策一出却引发双层卧铺客车年前热销的一副景象。曾有媒体披露,2011年底至2012年年初,国内部分客运企业纷纷出手购买大量双层卧铺客车。这也侧面证实,双层卧铺客车的市场确有需求。针对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由“双层卧铺客车”引发的特大交通事故,究竟是市场之过?车之过?亦或是司机之过?

市场需求旺盛 客运企业难“舍”卧铺客车

卧铺客车不仅解决了乘客长时间乘车的疲倦感,在客车企业眼中,双层客车的乘员数增幅明显高于燃料、维修、过路过桥、人员等支出增幅。换句话说,双层公路客车的人均运输成本低于同等长度的单层客车,只要上座率有保证,使用双层公路客车能给客运企业带来更高收益。

而到了春运期间,火车票买不到,飞机票不打折,对路途较远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卧铺客车能睡觉,也能带较多行李,性价比显然比较高。老家在东阳的蒋先生表示,东阳没有火车站,汽车是当地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如果目的地比较远,卧铺车还是很受欢迎的。

公路客运铁路有不同分工。在铁路和公路并行区域,铁路运输的特点是运量大,机动性差;公路客运的特点是运量小,机动灵活,两者都有空间。在铁路没有覆盖的区域,公路客运是主力。公路网络如同蛛网密布,客、货配载站点较多,可以为长途客运提供更多的客流、货流。” 济南客运站副站长李宏认为,由于一些城市开通动车组,公路客流正在逐渐流失,而开通超长公路客运班线的,都是济南没有直达火车的地方,或火车车次少、车票难买,这都能给公路客运培育新的市场。由此可见卧铺客车依然是众多长途乘客出行时的选择,所以才有客运企业年初疯抢双层卧铺客车之举。

客运司机难招工 凌晨禁驾却监管不力

2011年7月24日,交通运输部决定对卧铺客车实行特别监管措施,提出卧铺客车必须强制安装车载视频装置,推行凌晨2时至5时临时停车休息。以保证长途驾驶的安全性。同时每辆车都装有GPS和车载监控,加强动态监管。

但是双层卧铺客车的运输特性,多为跨越省境,长时间行驶,司机容易疲倦。疲劳驾驶已经成为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夏季。来自交通部门的统计表明,疲劳驾驶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为深夜或中午,即零时至2时、4时至6时、11时至13时。虽然大部分长途客卧车都搭配了两位司机,交替驾驶,但是日夜兼程的方式,依然避免不了疲劳驾驶这一痼疾。

当然,司机疲劳驾驶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客运司机难招也不可否认是一个因素。此前曾有一位无锡的客运企业的副总经理曾说:“A照驾员培养难于研究生”。该副总经理表示,本想扩大公司规模,增开到安徽、河南、四川等地的班次,半个月却没招到一个合适的A照驾员。据了解,A照驾员难招已是全国客运行业的普遍情况,A照驾驶员难招也就意味着长线班车路线的驾驶员短缺。就正常而言,500公里以上线路应配备2~3名驾驶司机,800公里以上线路至少3名驾驶司机才能更加保证路途顺畅。但受制于客运司机难招,部分客运企业在长线班车上仅配备2名驾驶员。

双层卧铺客车被禁 企业称已研发替代车型

随着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卧铺客车的市场已逐年压缩,但其危险性却没有降低,长途卧铺车为上下两层结构,实际上它的载客面积是座位客车的1.5-1.7倍,同时车身较高,紧急情况下容易发生侧翻,再加上车内采用了单门双通道设计,空间比较狭小,遇到事故很难疏散。据公安部统计,2011年,全国发生的27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及跨省长途客运车辆的有8起,800公里以上超长途客运班线营运客车肇事约占重特大事故的27.5%。对此,工信部与公安部已于2011年12月31日联合发布632号令,自 2012 年3月1日起,相关企业应暂停生产、销售卧铺客车产品,工业和信息化部暂停全部卧铺客车产品《公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停办理卧铺客车注册登记。

企查猫

尽管如此,卧铺客车逐步退出市场已成大势所趋,国内各客车企业都在开发或已开发出替代产品。2011年9月21日,中通“世纪星”新品在中国(武汉)国际交通运输科技博览会上亮相,这款产品正是为了替代卧铺客车。而宇通、苏州金龙也已有类似的产品。

“我们的替代车型已经出来,是可躺椅。”宇通客车相关负责人表示。

只是目前国内各个客车企业对于替代车型的市场前景仍持不确定态度。多数企业均认为,替代车型各家都已经出来了,其实技术很简单。但其前景如何,首先要看未来政策的执行程度,其次是市场能否接受。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