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等彩电企业涉嫌骗取节能补贴 回应称结论下早了
2012-08-29 10:07:15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国内几家著名的彩电企业几乎同时遇到了“骗补”的指责。日前,位于青岛的国内家电龙头企业海尔传出多款平板电视突击变更产品能效备案信息,且一款产品的能效信息在修改三次后仍未达到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标准。外界据此认为多家企业集中在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出台前变更能效信息,造假的可能性很大。不过涉嫌的企业对此予以否认,比如创维集团彩电事业本部总裁刘棠枝就表示,“骗补的结论下得早了点”。
彩电企业再陷骗补疑云
本报曾通过在卖场调查企业能效标识披露,多数标称享受国家节能补贴的彩电产品在能效指数上都低于享受补贴的门槛,后经整改,企业在终端卖场的能效标识已有所好转。
不过问题却未完全杜绝。据前瞻网记者了解,在中国能效标识网上,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生产的多款平板电视突击变更产品能效备案信息,其中一款产品的能效信息在修改三次后仍未达标。
此前创维也被披露入选节能补贴的110个型号的平板电视中,有38个型号产品被突击更改了能效备案信息。
据悉,彩电企业更改的能效指数主要是将之前未达到1.7(普遍为1.4)的产品更改为1.7。由于虚标能效指数的做法在业内一直饱受诟病,彩电企业的上述做法也就被理解为又一次虚标,目的就是为了骗取国家补贴。
创维集团彩电事业本部总裁刘棠枝昨日承认确实有更改能效指数,但他指出这是因为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出来以前,彩电企业为省麻烦,普遍将实测能效指数高于1.4的产品全部标为“≥1.4”,“因为在没有补贴之前,达到1.4即为一级能效,指数再高也没有意义”,刘棠枝说。
但节能补贴政策的出台打破了这一平衡,仅“≥1.4”不能享受补贴,“这样企业又将实测出来的数据重新申请更改上去,希望符合要求的产品能获得补贴,也就有了能效指数更改”,刘棠枝表示,“据此得到骗补,结论下得早了点”。
海尔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海尔之所以对同一型号产品做了三次更改,原因是,该产品报备1.5的能效等级是节能补贴发布之前的备案,业内普遍存在,是允许的。海尔通过产品技术优化达到1.7能耗标准后,又重新报备,但没有批量上市。
通过创维和海尔的解释可以发现,一种解释是“将实测的数据还原”,另一种解释则是“技术优化,产品能效得到升级”。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目前我国能效指数主要以“自我声明”方式的情况下,“骗补”的情况肯定难以避免。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