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老大”改行卖油 成品油市场难改垄断格局
2012-09-08 11:49:46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位于内蒙古西南部的鄂尔多斯,不断充满着风云变幻,一个曾经资本上演神话和幻灭的奇特城市,如今又化身央企们竞相逐利的惨烈斗场。在包府公路边上,一座由“煤老大”神华集团自产自销的加油站赫然竖立。
前瞻网记者了解从《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加油站项目场平及护坡工程招标公告》上了解到,这座加油站位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马家塔。其背后是一片庞大的工业基地,即神华首个煤制油基地项目所在。
两年前,“煤老大”决意在此试水卖油,“油老大”也曾出面协商。照“油老大”的思路,最好能为“煤老大”长期供油,用一纸供应合同回避正面交锋,无奈神华意愿未被撼动。
在这座另类加油站半径5公里内,不仅“油老大”纷纷设子,伊泰西召、力田、富华等民营加油站也云集。而“煤老大”卖油,也被揶揄为“肉烂在锅里”。
“煤老大”做“卖油翁”
前瞻网获悉,今年5月30日,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就曾对外披露,这个自有加油站目标对准了鄂尔多斯市及神木县过往车辆。而就在早半个月,神华西北油化品销售公司在包头落地。
成品油+化工?在中石油、中石化眼里,这位昔日煤炭界呼风唤雨的叱咤人物,进军炼化领域及零售终端的“分羹”意愿已“图穷匕见”。早在2010年8月,神华集团就已获得油品零售许可证,政策为其出售来自内蒙古煤制油项目生产的成品油大开绿灯。
但此后两年,神华并没有攻城略地的明显动作。尽管神华煤制油每年的产量近百万吨,除了一部分供厂区机械、车辆使用外,大部分批发给了“两桶油”零售商。放手终端,这位煤老大却在上游频频新建产能,一期和二期项目至少新建了4条百万吨级别的年生产线。
所以,在神华准备打通产销关节、将其苦心耕耘近十年的煤制油业务推向商业化的途中,“两桶油”也不敢小觑这位“种子选手”。因为按照神华的蓝图,鄂尔多斯只是“第一子”,未来还要逐渐向周边扩张。
更让“油老大”心存顾虑的是,神华“蚕食”销售地盘的冲动还可能加速度。据了解,虽然拿地、审批、建设等环节的时间成本长达2-3年,神华却很可能采取收购、联营的方式扩张版图。
这一招显然是从“油老三”中海油那里偷师而来。当初,中海油拉开进军北京在内的“环渤海湾”零售序幕,就是始自以股权收购方式获得了原协和石油加油站的联营权,此后如法炮制,将数字迅速扩张到9家。而从卫星地图上看,作为能源大省,内蒙古也确实拥有数量庞大的民营阵容。如果神华想要节约时间,短期内建终端规模的也可能显现效果。
“新仇”外存“旧恨”
对于“煤老大”的卖油雄心和实力潜能,“油老大”们也曾未雨绸缪。据悉,“油老大”一度主导积极沟通,希望双方能签订成品油长期供应合同,代替煤制油企业对外销售,却依然未能阻止神华布局全产业链的步伐。
耐人寻味的是,神华此举可算是“基督山复仇”。有了“前仇”,“油老大”自然难用一纸供油合同拴住神华跨界扩张的冲动。
前瞻网记者了解到,由于中石油的出手干预,神华在内蒙古的煤制气项目一度搁浅。据悉,2009年4月8日,神华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松定霍洛村为煤制气项目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但此后却一直未能如期开工。
直到2011年,拖延已久的项目在发改委出台的“新规”中被认定为“规模不够”,相当被动。而之所以裹足不前,就是因为官网“卡壳”。
据了解,在当时管网输送问题上,神华很难与中石油就价格达成一致。神华煤制油高层还坦言,公司找过中石油寻求合作,但在价格问题上很难谈得拢。“国家在批项目时也有规定,管输等配套设施要到位,要么自己建管道,否则只能选择跟中石油合作。”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战略规划咨询师侯乐山则表示。
占据国内天然气产量83%份额的中石油在天然气管网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依靠上下游一体化的投资战略,覆盖全国的油气管网,中石油在天然气领域早已一家独大。让神华饮恨的是,中石油把天然气的入网价格控制得死死的,造成项目上了但没有效益。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