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本欲抢食页岩气资源 缺钱缺技术动机存疑
2012-10-19 09:02:04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了一则公告,称页岩气第二轮招标将于10月25日展开,该公告再次搅热了国内能源企业的热情,央企巨头摩拳擦掌时,一大批民营资本也均跃跃欲试。
10月17日,海越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参与国土资源部页岩气探矿权招标的议案》,并已与拥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的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局等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参与国土资源部页岩气探矿权的招标,并对中标后的勘探开发服务和合作方式作出了约定。
海越股份只是国内页岩气第二轮招标启动前,试图分享页岩气盛宴的代表之一。在此之前,包括杰瑞股份、江钻股份、广汇能源、通源石油等上市公司在内的上百家企业均对外宣布了参与页岩气二度招标的意向。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相比去年6月的首次招标,此轮资源抢夺大战开放了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8个省市的20个区块,涉及总面积为20002平方公里的矿区。而且这次招标首次向民营企业及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敞开大门。
但对于即将拉开的竞标序幕,多位石油业人士则难掩担忧,其中,一哄而上的民营资本的真实水准也尚难预料。
“页岩气开发的压裂技术以及配套的水平钻井、压裂液需要一定时期的技术储备,以目前国内的整体技术水平,能实现独立开采的公司少之又少。”一名国际石油公司探勘事业部人士说。
鱼龙混杂
参与第二轮页岩气招标的各路资本,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势。
相比第一轮招标的高门槛,第二轮竞标明显放开了准入大门。据悉,除专注与能源领域的专业公司外,迄今已公开明确参与竞标意向的企业中则有一大部分与页岩气勘探开发均无关联。
目前参与竞标的队伍至少有100家,借势投机的企业中甚至不乏主营业务为金融、地产、钢铁、电力的国有公司及上市公司。其中甚至包括国内十大钢铁企业之一的华菱集团,以及房地产企业中天城投等。
今年7月22日,华菱钢铁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华菱集团已与湘煤集团、湖南发展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华晟能源,华菱集团持股比例为87%,主营业务为发展页岩气产业。
9月24日晚间,中天城投也对外宣布,已与具备勘察资质的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下属企业签订了勘察合作协议,中天城投将作为竞标主体参与第二轮页岩气招标。
事实上,页岩气藏的储层一般呈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等特征,其气流的阻力比常规天然气大,采收率也比后者更低,需要实施储层压裂改造才能开采,系统开发难度也相对较高。目前国有三大石油公司迄今仍尚未完全攻破页岩气开采难题。
但宣称将参与二次页岩气招标的诸多非专业公司的“搅局”,也让业内人士难分真假。
“页岩底层属于裂缝发育,长水平段钻井中很容易发生井漏、垮塌问题,并造成钻井液大量漏失、卡钻、埋钻具事故,如果不是专业的开发公司,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即便竞标成功也难以开采。”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权威人士说。
专业层面的难题并未消退抢食者的热情,对于这种非专业企业的抢食之举,机构人士则指出其难逃炒作之嫌。
据悉,页岩气二次招标紧锣密鼓筹备时,沪、深两市通源石油、海默科技、湖北能源等页岩气概念股股价也持续拉升,但股价抬高背后,股东纷纷减持态度则饶有意味。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六月以来,通源石油、上海双建等页岩气概念股均有股东大幅减持的迹象。“部分企业确实是想获得矿权,但也不排除一些企业另有所图。”
或成“陪读”
此次招标国土资源部不再采用邀标方式进行,仅设立了几条先决条件,这也让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试图分得一杯羹。即便如此,民间资本通往页岩气开发的掘金之路仍障碍重重,“玻璃门”也仍然存在。
“首先是资金问题,以我对国内主要民营企业的了解,绝大多数的资金状况都承受不起前期的巨额投入。”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说。
除前期的大笔投入外,勘探资质也是掣肘民企的另一瓶颈。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为参与竞标,多数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均选择与拥有勘探资质的主体合作,但从目前的境况来看,具备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的企业仍集中于三大国有石油巨头,其母公司、下属企业也占据绝对优势。
据国土资源部的不完全统计数据,在已向该部门表明竞标意向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了三分之一之多,独立拥有勘探资质的则更是凤毛麟角。“真正为角逐页岩气资源做了充分准备的民营企业非常少,新疆广汇还有一定把握,但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这个能力。”
广汇集团新闻发言人王玉琴此前曾表示,公司已于今年2月获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授予的乙级气体矿产勘查资质。
而除了央企巨头、实力民企组成的强力阵营以外,国外能源企业则是参与抢夺的另一股势力。
据悉,壳牌、BP、雪佛龙、道达尔等老牌国际劲旅都已明确表达了进军中国页岩气开发的决心。其中,壳牌中国区总裁表示,它们计划每年至少拿出10亿美元用于开发中国的页岩气资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