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不希望媒体整天宣传中国核电有多安全
2012-11-05 14:20:19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柴国旱强调,只要出现和安全相关的重大不符合项,业主必须上报核安全局,不能自己处理。“这种事情以前比较多,现在情况有些好转。”
一位曾在大亚湾核电站工作的资深核电专家透露,该电站现在已过设计全寿期的三分之一,设备逐渐老化,海边电站外部电器设备的辐射和压力管道的腐蚀均比较严重,“但没有引起重视”。
柴国旱承认国内核电站存在“重设备运行,轻设备维修”现象,但“现在核电站都已有了专门的维修大纲和寿命管理,这些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他的国家也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更多的担心,来自对核电站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培训水平。有专家指出,福岛核事故暴露出的能力不足、知识老化、培训不到位等问题,在中国核电行业更严重。
目前整个核电培训过程基本上仍属于应试教育,口试、笔试等项目都是为了满足考试要求,而基础知识技能和安全文化素养培训基本是缺失的。这让操作人员难以协调应付类似于福岛核事故那样的综合事故,“这种考核制度必须改革”。上述专家称。
此外,中国核电信息的不透明,已严重影响了核电产业的发展。核电的监管部门并未在促进核信息透明化上起到实质性作用,甚至在核电监管领域也做不到公开透明。
福岛核事故后,国家核安全局立即组织对全国在运和在建的41台核电机组展开大检查。同期开展检查工作的美国、英国和法国,均于半年之内向公众公开了检查结果;然而,中国公众直到今年5月前,都对其进程和结果一无所知,“即便公布也是只字片言,云山雾罩”。
他山之石
美国和法国是核电领域最具代表性和参考性的国家。前者是世界上核电发展最早和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后者约有80%电力来自核电。
诸多专家称,核电监管应首先做到了解并塑造核安全文化氛围、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其次才是核安全监督部门和核电站运营单位的独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美国的核电发展始于上世纪60年代,现在装机容量9700万千瓦,内陆核电站占总量六成以上。1979年发生的三里岛核事故,使得美国国内反核势力倍增,也促使美国采取了最为严格的监管。
美国将核管会置于国会之下,独立于美国政府管理部门,负责对核电项目的审批、监督、核发许可证。美国政府的能源部(DOE)、环保署(EPA)、美国联邦电力监管委员会(FERC)与核监管委员会相互独立并行。这种机构的设置有利于履行监管职能。
美国南方核电运营公司上海代表处驻华代表万银坤表示,包括电站在内的美国的每一个核能设施,都会有核管会的驻地检查官,通常是两名。这些检查和评估,保证了核电站的运行与其运行许可证的规定一致。
法国核电工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其核电监管几乎与核电工业发展同步。为了把核电站运营单位和核安全监督机构的职能完全分开,法国政府专门成立了核管理局。2002年,法国重组了核安全与辐射防护总局,负责核安全与辐射防护监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法国核电企业奉行“透明化”的安全管理文化,其重点不是事后追责,而是事前预防,企业鼓励员工主动发现、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再由管理者向政府主管部门和公众通报,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万无一失。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