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2日

中国水设施全面改造箭在弦上 资金需求达8000亿

 2012-11-09 10:01:48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今年6月份,住建部发布了《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目标》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对出厂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水厂全面进行升级改造。包括此前已经出台的污水处理规划,关于城市水投资的总额约达8000亿元投资。

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治理,但如今太湖流域的污染情况一点都没有减轻。据前瞻网记者了解,始于1991年的太湖流域治理已经十年多,耗资已达数千亿元。

不过,有消息称,太湖治理总体方案正在发改委等部门进行修编,有望于年底出台,方案中将涉及巨额投资。

资料显示,太湖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聚集了中国1/4以上的GDP,然而同时这里也是流域污染严重的地区。

2008年5月,根据太湖水污染情况,国务院批准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根据国家发改委地区司的表述,目前太湖总氮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流域污染不止太湖一处,2010年官方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5大水系204条河流中,不能作为水源的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合计超过40%。湖泊方面,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不能饮用的Ⅳ类水4个,占15%:Ⅴ类的有6个,占23%;劣Ⅴ类的10个,占39%。地下水质量状况也不容乐观,2351个监测点的水质为较差-极差级,占全部监测点的57%。

太湖治理在中国具有标杆意义,这个最富有地区的环境治理能否取得成功,对全国的水污染防治而言将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太湖的治理都难以取得成效,那么其他流域治理也将很难获得实效;如果太湖治理成功,那么经验则可以复制到其他流域。

然而,今年的情形或许将会有所不同,各方人士均感受到治污的压力。一份关于城市自来水达标情况的调查激起了关于城市自来水安全问题的探讨。5月有媒体调查称,2009年全国城市饮用水水质实际合格率仅为50%左右。虽然后来住建部回应称,2008年、2009年大抽检中,城市自来水厂水质达标率为58.2%,2011年最新抽样检测显示,水质达标率已为83%,但仍然引起轩然大波。

事件的意义在于大大扩展了公众对于水污染与防治的关注度,当水污染与每个人的健康联系在一起时,水污染问题已经不再是少数环保人士所探讨的话题,而成为了一种全民关注。

这种来自于社会的压力一方面促使政府提出更严厉的标准,另一方面也带来大规模的环保治理需求。

今年6月份,住建部发布了《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目标》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对出厂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水厂全面进行升级改造,7月1日,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包括此前已经出台的污水处理规划,关于城市水投资的总额约达8000亿元投资。

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可以确定未来几年中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将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

在他看来,这些需求主要存在于几个方面,一是城市自来水水质标准的提高会带来水厂改造的需求。二是供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的新建和升级改造,这不仅包括大量城市新区和新城建设所带来新的管网投资,还包括旧系统的管网改造以及城市和农村的管网一体化建设。除此,如果将排水改造算在内,包括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都存在巨大投资需求。三是污水处理设施投资,主要存在于中小城市和乡镇。

饮用水为何不再安全

2009年7月23日赤峰市新建城区数千居民在饮用自来水后出现腹泻、呕吐、头晕、发热等症状,4322人住院。后来调查发现是暴雨污水侵入饮用水源井污染所致。因为自来水污染而导致。

2011年,江西省瑞昌发生自来水受污染事件,导致至少110人中毒送院,是一家铜冶炼企业内的自来水管网受到厂里原料、污水等腐蚀后,在夜晚水压低时被渗透污染。

今年2月3日,镇江市自来水出现异味,经调查发现,苯酚污染水源水是造成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这些来自于外界污染的自来水污染事件频频发生,水安全问题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过去,中国的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水中的微生物,因此大人们常常教导孩子不要喝生水。这些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类、病毒类、原虫和蠕虫类,常常会导致腹泻、呕吐、发热等。通过自来水处理技术,多数致病菌会被杀死。

而如今的情况和那时有很大不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化学污染物越来越多地被排放到水体中。“水中化学污染物的慢性毒理效应与微生物的急性致病效应截然不同,后者容易感知,来得快,去得也快;前者却神不知,鬼不觉,长期累积后,有可能造成致命影响”,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表示。而且这些污染物可能未被列为水质检测对象,或者在水中检测到的浓度低于法定标准;而且水中含有的多种此类微污染物会发生相互作用与协同效应,其毒性将可能被成百上千倍放大,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新加坡水处理专家蓝伟光撰文指出,水体的这些外源污染正有从城市向农村蔓延的趋势。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含有农药化肥抗生素的农业生产用水,几乎都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残留在其中的农药、激素、抗生素就在农村的土地、水体中渗透,迁移;结果不仅污染溪河,而且影响井水等地下水。

此外,居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药品,如止痛药、抗生素、镇定剂、降血脂药等,也是一个庞大的化合物体系。中国目前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药物生产国,也是最大的药品消费国。且不说药物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污染,单就药物消费与使用对水体的影响就难以估量。

但是,这些化学污染物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致病微生物导致的流行病会立刻爆发,所以微生物安全性成为自来水处理的头号目标,但化学污染,如农药、杀虫剂、激素、染料、化工中间体等各种合成有机物通常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性等特点,难以被检测、发现。

多次被提及的还有供水管道腐蚀造成传输过程中的二次或多次污染。中国城市早年安装的自来水输水管材多数是镀锌管,存在严重的污染隐患,经长年累月的使用,不可避免地会生锈、结垢、腐蚀,进而导致铅、铁、锰等无机元素含量偏高。虽然目前新建管网已经极少使用镀锌管材,但新老管网相互联通,也会产生交叉污染。

凡此种种,都造成了当下威胁饮水安全的原因。

新国标作用几何

水安全引发公众焦虑,意味着净化饮用水和污水处理行业大有可为,同时也将拉大相关装备制造的需求,然而,这些需求能否真正落地,关键一点是政府制定强制环保标准。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一直以来,我国实施的是1985年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用水水质指标只有35项,2007年重新修订且已正式生效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把标准提高到106项,这个标准不仅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还对于砷、铅、铬这些重金属类的指标限制规定到最低,总体上与世卫组织水质标准接轨。

考察国际情况,俄罗斯是395项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是147项指标,美国是113项指标,。当时这个标准要求各地按照实际情况加以执行。

卫生部部长陈竺6月29日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联组会议时表示,在现阶段,中国还不可能做到像有的国家一样设立那么多的指标 “这样的指标体系,我们认为基本上能够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也考虑了我国的国情”。

但标准的实施遭遇到较大困难,最后规定至今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但在全国强制落实,则被延迟至2015年后。

即便如此,新标准还是遭到了业内的反弹。不少专家也认为,这些标准对于当下来说不具有现实性。清华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甚至认为“完全达到新标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标准不应当一刀切,而应按照不同城市划分不同标准。

问题主要来自于水厂净化设施和技术与之差距太大。除了水厂自身的工艺难以达到,考虑到管网设施的二次污染,入户之后的水质更难以保证符合标准。目前全国仍有大量使用服务期限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管网,据报道,目前国内除北京、上海等一部分一线城市以及东营、江阴等沿海发达城市已逐步实现城市主要自来水厂完成提标改造,大多数城市仍沿用旧国标标准进行水质监测,有些甚至连旧国标的要求都达不到。

人民日报报道称,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主任邵益生表示,在这样一个高标准的要求下,2008年、2009年,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组织对全国4457个城镇自来水厂进行了普查。按新标准评价,当时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与标准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其中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也仅为58.2%。

企查猫

同时他也指出,这是水源污染导致的自来水厂取用的原水水质下降、原有供水设施工艺落后和投入不足等因素导致的。

工艺面临升级需求

事实上,目前我国95%以上的自来水水厂是在现行水质标准颁布之前设计建造的,这些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流程仍然是四步法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然后再加氯消毒。通俗讲,就是将水中的各种杂质通过加化学药剂变成大颗粒、沉淀而最终过滤出去,再加入氯进行杀菌消毒。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