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伏业“退潮” 三年后60%企业或倒闭
2012-11-27 09:53:50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光伏业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全球光伏业正在“退潮”,受此影响,目前国内光伏业陷入了全行业困境,面对这种情况,当年急于冲进这个市场的上市公司不得不忙着收拾烂摊子。
航天机电瘦身多晶硅
航天机电最近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上海神舟新能源转让各自持有的内蒙古神舟硅业25.13%和4.57%的股权,最终大股东共以4.88亿元受让了上述股权。交易完成后,航天机电对神舟硅业的合并持股比例将由之前的49.33%下降至19.63%,神舟硅业变为航天机电参股公司。这一事项涉及重大资产出售,需要经过中国证监会批准。
航天机电原来的主业是汽车零配件。2007年,国内兴起光伏投资热,航天机电不甘落后,投巨资涉足多晶硅、电池片、电池组件以及光伏电站。公司计划,到2015年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
变卖神舟硅业股权,显示航天机电收缩多晶硅的战略。
这实在是不得已。多晶硅价格已经从100多美元跌至20多美元,而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多在40、50美元,在海外多晶硅生产成本降至十几美元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开工率非常低。
民生证券光伏行业分析师王海生认为,面对很难东山再起的局面,航天机电选择瘦身是一件很有利的事。它的幸运之处在于背靠一个有实力的大股东。
航天机电瘦身多晶硅,与当年通威股份变卖永祥多晶硅有相似之处。2008年底,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多晶硅一落千丈,通威股份迅速将永祥股份卖给大股东。永祥股份曾图谋借壳*ST远东上市,但无奈于2011年市场形势急转而下。
与通威股份有不同的是,航天机电涉入光伏产业链太深,船大不好掉头,其不得不在海内外建光伏电站来消化巨量产能,这与海润光伏、向日葵等战略不谋而合。
终止光伏电站项目
就在大量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进军光伏电站之时,银星能源却选择性退出。最近,银星能源公告,公司拟终止在内蒙古赤峰市合作开发光伏电池组件的项目,终止与约旦清洁能源公司合作开发约旦光伏电站项目。
王海生认为,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转做光伏电站,若建电站自己运营的话,靠每年卖发电量,实际上拉长了货款回笼期,影响制造环节资金周转。另外,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完全是另外一个行业,转行者会面临许多技术和经营的风险。
此外,中国光伏并网率不高,如青海曾有并网不足50%的报道,因而建光伏电站同样会步履维艰。
不过,类似中利科技这种建电站变卖迅速回笼资金运营模式相对好很多。但这需要有超前战略,才能在世道不好时拿得到订单。
清算光伏公司
孚日股份主营家用纺织品,也是光伏热时闯入该行业。最近孚日股份公告,以450万欧元出售博世太阳能6.4%的股权。博世太阳能经营范围是研发、生产和销售CIS薄膜太阳电池组件。此前,公司决定将参股公司埃孚光伏(占比50%)清算解散。埃孚光伏的主营业务是生产、销售太阳能电池组件,由于公司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不再具备可持续经营的经济基础,因此依法将其清算并解散。
不仅是中国企业,西门子、博世集团等行业巨头也打算退出光伏。光伏研究机构GTM Research估计,未来3年时间里,如果中国没有大幅度提高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规划目标的话,届时全球范围内必将出现光伏企业倒闭潮,预计倒闭的企业将高达60%。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