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频遭市场冷落 政策再发力
2013-02-02 10:49:46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近年来,国家政策不遗余力的推进新能源产业汽车的发展,但在市场面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处于尴尬的境地。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政策的制定者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并一直在试图左右市场发展的轨迹;然而,市场却永远是残酷的,再宏伟的政策抛向它,它都会交回一份最真实的答卷。
无论此前政策的力度是否受到市场无形边界的制约,2013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再度搭上了政策的东风——“为扩内需,2013年将继续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并引导旅游消费。”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
市场冷落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2012年,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示范推广计划宣告落空。由于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差距甚大,失望与批评的声音接踵而来。
从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来看,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255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241辆,在销量上比2011年实现翻番。目前,我国建成充(换)电站174个,充电桩8107个。但值得注意的是,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又有多少是由私人购买完成的呢?
早在2010年5月,财政部就出台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按照这一标准,插电式混动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但从实际效果看,私人购买电动汽车的破壳之旅尚未实现,示范城市也未起到示范效果。资料显示,在上海嘉定示范区内,纯电动车私人购买用户仅有10位。
但是,这样惨淡的市场反应却并没有让诸多分析人士感到惊讶。前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表示,一窝蜂地搞电动汽车并不会有好结果。张志勇也表示:“目前,新能源市场很不成熟,也远远没有启动起来。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不存在。”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推广电动汽车大多集中于业内人士的讨论,并没有扩散到普通大众中去,消费者不了解。”
在汽车分析师钟师看来,“电动车的核心问题是电池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什么都是空谈。”有电池企业的人士爆料,我国目前的电池企业数目达上千家,大部分都是本世纪初之后才成立的。由于并不掌握核心技术,能够生产动力锂电池的企业寥寥无几,大部分依靠生产电动自行车电池,或者低速电动车电池维持生存。
而此前的政策,却很少偏向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所幸的是,一向不被重视的动力电池企业也终于在2012年迎来难得的政策利好。9月,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0亿元,重点支持全新设计开发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在先后启动的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中,投入科技经费近20亿元。12月初,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对初步确定的“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予以公示,有8个动力电池项目进入名单。动力电池项目终于获得利好政策的积极信号。
再探蓝海
无论此前市场为政策泼了多少冷水,相关部门继续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意图却丝毫未减。当然,这样大力度的付出多少也收到了成效,探寻新能源汽车蓝海的旅程将再度起航。
前瞻网了解到,2012年岁末,上海市发布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场对各地逐步加入追加补贴行列的预期增强。2013年1月23日,上海地方政策落实后首辆电动汽车向用户交车,第一块免费新能源汽车专属牌照同时送出。此时,上海市私车牌照拍卖价格已飙升至7.5万元,二手车牌照甚至突破了8万元,对比之下,一张免费的新能源汽车专属牌照确实诱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再度受到关注。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