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3日

一次性发泡餐具悄悄解禁 是否将重回市场?

 2013-03-16 10:13:47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国家发改委发布第21号令,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局部调整,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这意味着一次性发泡餐具将在事隔14年后,“被禁止”的身份模糊了。

绿色环保行业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一些被早被禁止的项目却“死灰复燃”。据前瞻网记者了解,被禁止了14年的一次性发泡餐具近日从“禁止”名单中删除。此举在一次性餐具生产厂家中引起议论。

“不可能吧,这是国家一直明令禁止的。”山东一家一次性餐具生产厂商表示怀疑,当他得知国家发改委确实更改了以前的禁令后,表达了震惊,同时对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前景表示不看好:“谁知道政策什么时候再变回来,我们不可能再回到老路上。”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第21号令,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局部调整,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这意味着一次性发泡餐具将在事隔14年后,“被禁止”的身份模糊了。

一次性发泡餐具悄悄解禁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次性发泡餐具(原料聚苯乙烯,英文缩写PS)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1984年我国生产了第一批发泡塑料餐具,很快,由于低廉的价格、简单的生产工艺,一次性发泡餐具占据了国内一次性餐具的主要市场。但是,伴随一次性发泡餐具废弃物的“白色污染”日渐严重,有研究数据表明一次性发泡塑料在自然环境中200年左右才能降解,随意丢弃的这种产品会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1999年1月,原国家经贸委颁布实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要求于2000年底以前在全国范围内淘汰因严重污染环境而被列为“落后产品”的发泡餐具。此后,国家发改委分别在2005年、2011年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又两度将发泡餐具列入淘汰类产品名录。

前瞻网了解到,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所列第三类淘汰类事项中,属轻工品类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赫然在列,属于被淘汰的第二类“落后产品”。

但是在最近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业内称21号令)中,其中第三十六条规定:淘汰类中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删除。相隔14年,一次性发泡餐具又获得了重归市场的合法身份。

“自从2000年实施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政策以来,大城市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用量得到很大控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长董金狮说。根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几年前的调查,以北京市为例,发泡餐具生产企业已由原来的六家减少为目前不敢公开生产的两家,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0%,而且这两家也在同时生产非发泡环保型餐具,随时做好了停产的准备。

但是一次性发泡餐具在其他省份的市场占有率仍然很高,最为严重的是广东省和浙江省。“在广东省,一次性发泡餐具占了80%的市场。”董金狮说。

原来一次性发泡聚苯乙烯餐盒都是用氟利昂(又名氟里昂、氟氯烃)作为发泡剂制造,由于氟利昂可以破坏臭氧层,国家发改委已经淘汰使用氟利昂作为发泡剂的工艺,因此一些生产厂家都将发泡剂换做丁烷,继续生产一次性发泡聚苯乙烯餐盒。目前市场上销售一个聚丙烯餐盒(英文简称PP)价格在4角钱以上,而销售一个聚苯乙烯(PS)一次性发泡餐具只要几分钱,大致7~8分钱的样子,两者相差至少5倍。正因为如此,一次性发泡餐盒对于一些小餐馆具有巨大吸引力。

企查猫

“一次性发泡餐具被宣传有毒,已经被国家禁止生产,如果饭店使用被举报后,不仅会被媒体曝光,还会受到经济惩罚,所以一次性发泡餐具虽然便宜,在北京也没有市场。”北京力信诚餐具有限公司齐经理说。

至于说到发改委解除禁令,上述企业人士有的表示了担忧。“估计因为价格优势,一次性发泡餐具很快会多起来吧,但是在短期内,大概不会给原来生产PP餐盒的企业在业务上造成冲击。”齐经理表示。

已有1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评论载入中...

网友评论

1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