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2月23日

煤炭多指标近十年首次负增长 未来两三年难有起色

 2013-06-03 10:35:37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水落石出,市场倒逼行业补短板

降本增效、研究市场、延长产业链、科技创新

市场供需逆转,煤炭企业如何应对?

降本增效开始受到煤炭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前一阶段的市场繁荣中,煤炭企业降本增效的愿望并不迫切。随着市场形势的恶化,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开始意识到精细化理的重要性。

降本增效在一些企业已初见成效。2012年中煤集团围绕“稳增长”,推行目标成本责任制、经营质量分析与监测,建立生产模型,强化现场调研督导,严控各项成本费用,挖潜增收30亿元。其中通过规范企业管理,就审减工程造价2.04亿元,促进企业增收节支6156万元。

煤炭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也促使煤炭企业调整营销思路、加强市场研究。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坚持每月至少走访5家客户,第一时间掌握了客户需求。他们还在重点单位派驻技术人员,搜集需求信息,进行跟踪服务。一季度,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按照市场调结构,围绕需求做“产品”,在危机中赢得商机。

延长产业链、多元化经营,也成为煤炭企业避险途径。近年来,山西七大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之一——晋城煤业集团在巩固煤炭主业的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化工煤层气等产业,非煤产业产值已占到企业总产值的70%以上。一季度在煤炭利润下降的情况下,晋煤集团的煤化工、煤层气、电力、煤机制造等产业继续保持赢利,其中集团无烟煤全部被其控股的19家化工企业消化掉。“过去我们主要是以煤炭来参与市场竞争,现在我们是用整个煤炭产业链在竞争。”晋煤集团董事长武华太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认为,推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转化,是消化当前煤炭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我国进口大量石油用于化工产品制造,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煤化工已经可以生产出大多数石油化工产品。我国应当总结近年来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示范工程建设经验,扩大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示范试点范围,推进煤炭向原料转化的产业化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化解煤炭产能过剩,也能实现对石油、天然气优质能源资源的有效替代,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掩盖了许多行业短板,如企业产品结构单一、管理意识不强、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如今市场倒逼,为度过危机,企业应当加快调整内部结构、适当延长产业链,同时还要提高煤炭的生产效率,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降成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说。

企查猫

值得注意的是,煤炭价格下跌,行业中也普遍存在“以量补价”的现象。许多企业通过增加煤炭产量,来拯救不断下滑的利润总量,以求“堤内损失堤外补”,其中不乏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姜智敏认为,这种“以量补价”的应对手段,只会加剧市场供需失衡,进而导致更加激烈的价格战、更严重的价格下跌,煤炭企业应清醒认识。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