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卖越多亏越多 煤电互保究竟能否救市?
2013-06-20 09:22:48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煤炭产业持续低谷。据前瞻网记者了解,6月17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726万吨,比上星期多了76万吨。这一天,山西省五寨县国新能源煤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褚向东又打了几十个电话,想看看自己的客户中谁家还能再装一船煤,最终的结果让他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没人愿意装,“开始时会失望,但久了也就习惯了。”
煤炭市场的供需关系从去年6月开始再一次发生了逆转,供大于求的局面一直持续至今。褚向东主要做的是电煤,大多发往华东、华南的电厂。去年全年的运煤量为700万吨,而今年截至目前运煤的量不足去年1/3。
“我的煤成本大约在每吨590元,而现在对外出售的实际价格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就这样,还是没什么人要。”褚向东表示。
但这似乎并不是最糟糕的,据了解,目前贵州、辽宁、安徽、内蒙古等省份中小煤矿停业停产的状况很多,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份虽然相对来说这样的较少,但也有不少企业都处于倒闭或者退出市场状态。
目前,煤炭市场仍然处于下行态势,尚未触底。进口煤量的持续增长,极大地冲击了国内的煤炭企业。5月份,国家能源局下发文件拟将限制煤炭进口。而为了稳定地方财政收入,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等省份开始一轮“救市”措施。河南出台“煤电互保”政策、山东限装外地煤炭之后,产煤大省山西也在研究出台限制外省煤炭入晋办法。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一动就赔钱,是今年煤炭市场的真实写照,不仅是煤炭经营公司,还有煤矿。褚向东说自己去年赔了4000多万,但这似乎并不是最糟糕的,褚向东周围一同奋战过的同行们,有90%以上公司都处于停业或者半停业的状态,维持的也都很艰难。“不想做了,做不下去了。”褚向东说自己想休息一下,确实有些累了。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现在很多人不敢接,是对未来的预期无法把握,“不好做在于对于未来预期的不明确。”
实际上,煤炭市场从2011年11月开始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到现在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2012年,火电发电指标同比增长0.1%,如果算上电厂的能耗提高,煤耗其实是下降的。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煤炭的需求确实在减弱。
山西的电煤根据质量不同、运输条件的不同,价格会有所不同。拿5500大卡的电煤来说,如今的价格基本在每吨230-240元,运输条件不好的矿甚至已经降到了每吨200元以下,但即使这样,前来拉煤的客户以及中间商还是少了很多。
山西一家煤矿的孙经理算了一笔账,一吨煤包括应该缴纳政府的各种税费、工人工资以及设备检修等在内的完全成本为280元左右,但现在好的时候一吨煤差不多能卖到240元,这样下来,卖出去一吨煤企业要亏40元左右,这意味着,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大多数煤矿都处于停产或者减产的状态了,现在各家基本都是在消化库存。”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