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卖越多亏越多 煤电互保究竟能否救市?
2013-06-20 09:22:48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限制进口不如改进技术
另外,在讨论煤炭业萧条的原因时,进口煤数量一直在增长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进口煤去年的进口量为3亿吨,同比增长28.9%,今年1-5月的进口数量为1.32亿吨。这对国内的煤企的确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目前中国进口的大多数是印尼的褐煤,这是一种低热值的煤,相对便宜,对电厂成本的降低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这也是其受电厂欢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日前,国家能源局在公布了《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商品煤管理办法》),拟对进口劣质煤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前煤炭进口完全没有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做。”李廷分析称,不一定会按照那个文件,但对煤炭进口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的概率很大。
在分析人士看来,限制进口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内煤炭企业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但要解决当前行业面临的问题,国家要在环保领域做足文章,采取倒逼机制,让煤炭企业把环境污染问题彻底解决好,而不是单一的限制进口煤。“倒逼机制主要针对环保领域,尤其是火电企业,在运煤的过程中,应该安装一些脱硫脱硝设备,提升或者改善生产工艺,火电企业在这方面的积极性明显不够,这需要国家通过一些严厉的政策去约束和管制。”他解释。
李朝林认为限制进口煤是国家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想建一个没有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但这怎么可能?”他说,“如果这样,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完全可以重回计划经济时代,还可以避免浪费。”
李廷主张,煤炭进口可能会效仿铁矿石进口的管理政策,因为在《商品煤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里面有提到,要对进口煤炭的贸易公司设立相应的门槛。比如说注册资金达到5000万,且最近三年煤炭进口量累计在100万吨以上。这表明,如果未来某个公司想获得煤炭进口的资质,那5000万和100万吨都是必要条件。
根据有关资料,去年有过煤炭进口记录的企业有800多家,今年1-4月,这一数量下降到了560多家。而从目前的现状看,国内大部分从事进口煤贸易的企业都不能达到这个门槛。
煤炭进口量的持续增加,让作为煤炭生产大省的山西省也沉不住气了。虽然使用进口煤的省份多在沿海,但却影响了山西、陕西、内蒙古的煤炭企业,于是山西省政府指定太原海关研究一下煤炭企业进口的有关政策和事宜,想看看煤炭进口到底要不要管,要怎么管。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接到这个任务后,太原海关就找了五六家煤炭进口企业过去开座谈会,想让企业谈谈自己的看法。座谈会现场就有两家煤炭企业表示从去年六七月就暂停了煤炭业务,到现在都没有开始做。
进口企业对于《商品煤管理办法》中要求进口煤发热量不得低于4500大卡、硫不得高于1%、灰分小于25%等三项指标的质量要求并不支持。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现在印尼的很多煤都不能进口了,那么这些企业的生意也就没办法做了,但是对于设立贸易商的准入门槛,企业还是比较欢迎的,这样可以减少竞争对手。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