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煤制气”无助于控霾
2014-01-24 14:56:41 责任编辑:QZ152 来源:前瞻网
实际上煤制气在中国的发展本身也存在争议。首先煤制气仍然离不开煤炭消费,从理论上而言与国家提倡的逐步降低煤炭消费的国策相悖;其次生产煤制气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鉴于我国严重贫水的现状,大量上马煤制气不现实。我国“十一五”规划曾提出大力发展煤制气。各地盲目上马煤制气项目,导致国家发改委不得不在2010年收回项目审批权,并在隔年进一步发文限制低产能的项目。
收紧的政策为何在三年后放开?原因仍是上文提到的天然气供需缺口和环境压力。填补供应缺口的途径实在有限,国家发改委在去年11月部署迎峰度冬的会议上还曾要求各地煤改气等天然气利用项目不要一哄而上。但控霾压力空前,这样的指示很难不被地方当成“耳旁风”。治理雾霾已经从民生问题上升到政治任务,从近日各地两会流传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控霾变成了地方的头等大事。
2013年9月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更为煤制气保驾护航:“制定煤制天然气发展规划,在满足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前提下,加快煤制天然气产业化和规模化步伐。”
在能源化工行业研究者看来,更直接的原因当属煤炭市场疲软的刺激。结束十年黄金期增长的煤炭市场让煤制气的经济性开始凸显,导致“有煤的地方都想转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主任钱平凡回忆,早在煤价萎靡的1999年,新汶矿业等能源企业就曾谋划上马煤制气,后来因为煤价上涨,项目最终搁浅。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