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行业乱象:用工业明胶生产胶囊 含剧毒
2012-04-16 08:26:30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央视曝光药厂使用工业明胶生产胶囊
日前,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期节目,称河北部分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及清洗,随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据调查,共有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
有些药品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有较大的刺激性,所以需要用胶囊包起来才便于服用,胶囊作为药品的重要辅料同样也会被人体消化吸收。
走访胶囊厂
明用食用胶暗用工业胶
儒岙镇位于浙江省新昌县,是全国有名的胶囊之乡,有几十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年产胶囊1000亿粒左右,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1/3.
调查发现,这里的胶囊出厂价差别很大,同种型号的胶囊按1万粒为单位,价格高的每1万粒卖六七十元,甚至上百元,低的却只要四五十元。
浙江省新昌县卓康胶囊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浩明透露,胶囊价格悬殊跟明胶原料有很大关系,一种是两万多(1吨),一种是3万多元。
在这家厂的原料库房存放着每吨售价3万多元的明胶。王浩明透露,2万元的一般不放在这里,因为随时进行检查。这种2万元的明胶用白色编织袋包装,两种明胶外观非常相似,都是呈淡黄色颗粒状,肉眼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差别。
新昌县多家胶囊厂都在暗中使用这种来路不明的白袋子明胶加工药用胶囊。一提到这种明胶的来源,厂家都非常警惕,不愿多讲。
央视调查历时半年终于摸清暗中销售的白袋子明胶的来源。一名曾在新昌华星胶丸厂承包胶囊生产线的负责人透露,这种神秘的白袋子明胶大多来自河北、江西等地。
探源明胶厂
碎皮堆成山散发刺鼻臭
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位于衡水市阜城县,是一家获得食品添加剂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据厂里的一名经理介绍,他们厂去年生产了1000多吨这种白袋子明胶,其中大部分都卖给了浙江新昌地区的药用胶囊厂。该厂经理宋训杰表示,白袋子包装的明胶之所以便宜,是因为使用了一种价格低廉的“蓝皮”作原料。
这名经理所指的“蓝皮”放置于厂里的空地上,远远望过去像垃圾回收场,走近发现这些都是各种各样的碎皮子,散发着刺鼻的臭味。
据该经理介绍,这种碎皮子正是“蓝矾皮”,业内俗称“蓝皮”,实际上就是从皮革厂鞣制后的皮革上面剪裁下来的下脚料,所以价格便宜,每吨只要几百元。
《中国药典》规定,生产药用胶囊所用的原料明胶至少应达到食用明胶标准。按照《食用明胶》行业标准,食用明胶应当使用动物的皮、骨等作为原料,严禁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工业废料。
这种被明令禁用的工业皮革废料经过生石灰浸渍膨胀、工业强酸强碱中和脱色、多次清洗等一系列工序处理后,变得又白又嫩,看上去跟新鲜动物皮原料没什么两样。
在熬胶车间,正在熬制的皮子里面还夹杂着其他异物。宋训杰解释,里面的脏东西熬完胶以后都会清出去,有没有脏东西没关系。
熬出来的透明胶液,再经过浓缩、凝胶、干燥、粉碎等工序,就成了淡黄色的所谓“蓝皮胶”。这种明胶实际上就是国家明令禁止用作食品药品原料的工业明胶。宋训杰表示:“用来生产药用胶囊百分之百没问题。”
“蓝矾皮”是工业皮革废料,皮革在工业加工鞣制时使用了含铬的鞣制剂,往往会导致铬残留,使用这种“蓝矾皮”加工的工业明胶,重金属铬的含量一般都会超标。
宋训杰称,“蓝皮”铬不用化(验),肯定超标。一般十五六(倍)吧。
在车间,这种工业明胶被分别装入两种包装袋,一种包装上赫然印着“工业明胶”的字样,另一种包装上则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产品标识。后者则卖到浙江等地的胶囊厂加工药用胶囊。
重返胶囊厂
胶囊制成型从不检铬毒
这种采用工业皮革废料做出来的工业明胶,又是怎么加工成药用胶囊的?
胶囊作为药品辅料,生产环境和加工过程必须卫生。但是在新昌县卓康、华星等胶囊厂调查发现,工厂的工作人员未经消毒,便可随意出入生产车间。负责挑拣整理的工人直接用手接触胶囊。一些掉在地上的破损胶囊被扫起来,连同切割下来的胶囊废料一起回收使用。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