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涨价提上日程 “两广模式”受推崇
2012-05-21 09:58:25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天然气涨价势在必行
来自中国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称,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提交国务院,目前正在等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批,预计不久后将对外公布。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这是关于天然气的首次专项规划。值得关注的是,在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发布的同时,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方案也有望随后推出。
十二五期间天然气消费翻番
自产无法满足仍需依赖进口
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供应结构为国产气1700亿立方米,净进口900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60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则将从目前的4%上升至约8%。国内天然气产量有望达到185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达750亿立方米。这就要依靠进口天然气满足国内需求。
近几年,我国天然气的消耗量日益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表观消费量39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7%,而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仅增长7.3%,为288亿立方米。在此情况下,一季度来自中亚天然气管道和LNG(液化天然气)的进口天然气大幅增长65.5%。
专家表示,目前,中国天然气供应70%以上为自产,但是,十二五期间,在节能减排、调整经济结构的大环境下,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会快速增长,加大进口成为弥补缺口的重要措施。2011年7月中国进口天然气/产量的比例拉升至40%,2011年下半年,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在30%以上。
同时,业内人士指出,进口资源大量涌入中国,也令非市场化的天然气产品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据前瞻网记者了解,国内天然气价格相当于同等热量油品价格的30%,而国际上天然气价格约为同等热量油品价格的60%。
由于国内天然气价格过低,进口价格高于国内价格,2011年中石油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实现利润155.3亿元,同比下降23.9%,其中销售进口天然气、液化天然气(LNG)累计亏损214亿元。
分析指出,随着十二五期间天然气消费的不断增加,不解决进口倒挂的问题,恐怕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天然气市场。如此一来,推行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也势在必行。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产量年均增幅为13.74%,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在13%-15%的增长水平;然而,这相对国内消费年均25%的增幅依然相差甚远。
有分析师指出,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配合充足的天然气气源供应和有竞争力的市场定价。通过大规模进口、开发非常规天然气等方式来增加天然气供应,是推进未来几年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
天然气定价机制逐步改革
或借鉴两广推广模式
一直以来,国产天然气并没有统一定价机制,主要是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法:天然气价格分为出厂价、管输费、城市门站价和终端用户价等四个环节,定价以行政为主、市场为辅,由政府部门根据生产与供应成本再加合理利润确定。
专家表示,这种定价机制是稳定的定价方式,它无法有效反映市场需求变化,无法反映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替代效应对天然气价格的影响,因此不利于体现不同气源不同的价格竞争力,通常会引发“一气一价”、“一地多价”、“进口倒挂”等问题。
与此同时,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2011年12月26日,广东和广西开始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试点。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