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2月22日

工业机器人 来啦

 2012-06-20 10:31:17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始于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全世界很多行业都遭受了重创。但有一个行业却是例外,那就是工业机器人。

爆发式增长

2008年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暴涨,让工业机器人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当年,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销售达到7500台,其数量是前24年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一。

其后的4年,工业机器人的销售继续呈现高增长态势。国内需求量大增,形成对国内、国外产品一并通吃的局面。据前瞻网记者了解,2010年我国进口机器人2.34万台,同比增长130%;进口金额5.28亿美元,同比增长69%。2011年进口机器人3.8万台,同比增长62%;进口金额8.6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4%。

2011年的中国市场,被称为工业机器人增长的爆发年。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邹涛表示,2011年库卡在中国的机器人销量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今年一季度以来,虽然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但仍然有一些公司延续了高增长的态势,一些产品还供不应求。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今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2 .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7.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0多万元,同比增长37.45%。

上海东芝机械有限公司控制机器部的胡志伟表示,今年一季度在中国的发货量为20台,比去年情况要好。日本的那智不二越(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刘晓东说,今年以来,每个月的发货量比去年高很多。

同台竞技

作为现代工业智能化的产物,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与使用,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发那科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制造的巨头。据前瞻网记者了解,该公司2011年的工业机器人销量突破25万台,同年中国市场的销量为3400台。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拓展,最早始于外资企业。1997年,发那科机器人进驻上海;2000 年,库卡机器人自动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早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主要在汽车领域。上海通用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等,发那科机器人是主力;而德国大众、奔驰、宝马等汽车公司,则青睐于库卡。

十年前,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并未成气候。到200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才刚超过3500台。但这个数字到2008年就一跃而成为3万台。工业机器人在搬运、焊接、装配、喷涂、涂胶等生产环节的广泛应用,使得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也有了施展抱负的空间。

新松背靠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在2009年上市,目前是国内主板唯一的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2011年新松机器人的销售收入 7.8亿元,同比增长42%。和年产量5000-10000台、年销售额数十亿美元的国外大型公司相比,新松显然还属于后起之秀,但从国内整体行业状况来看,以新松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发展快、亮点多。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数控)的机器人业务开展时间不过4年,但已经与比亚迪、珠海格力等企业合作推广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并与广州机床厂、上海第三机床厂等多家国内机床厂家展开合作。今年4月,广州数控在广州番禺区投资4.5亿元新建产业园区,占地17万平方米,建设期为4年,主要生产工业机器人和精密电动注塑机等数控设备。其中工业机器人达产后,预计年产量将达2000台/套,新增产值2.6亿元。

另一方面,国外企业也在力争本土化,以加强与国内企业的竞争。2011年12月,发那科公司总部的产业用机器人新工厂正式投产,月产能将达到5000台,是以往的2倍。据悉,该主体组装工厂占地总面积为4万平方米,部件加工工厂占地1.5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工厂。稻叶善治总经理表示,机器人的世界需求正不断增长,公司将整顿生产体制,全力满足世界需求。针对中国市场,发那科在上海有2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主要用来二次开发,进行一些技术研发、应用实验、系统集成、安装调试以及备件服务等。

另一些外资企业则正在考虑本土化。邹涛表示,从国外进口机器人会涉及到运输成本和交货期等问题。因此,从长远看来,外资企业的本土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想在短时间内实现本地化还不太可能,很多零部件还需从国外进口。

企查猫

那智不二越也认同这种逐步本地化的思路。刘晓东表示,现在公司的产品都是原装进口,希望将来能够本地化,不过最早也要在明年以后。与发那科同种类型、相同应用领域的产品相比,那智不二越的价格与之互有参差,希望将来能借助本地化提升竞争优势。

新势力

2007年,当工业机器人在汽车行业以外的应用达到半数的规模时,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化的特征就开始显现出来。其制造商群体,也成为制造业的一个新势力。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