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规定风能太阳能归国有 或增加企业负担
2012-06-20 08:19:58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晒太阳业也要交钱?
黑龙江很可能没想到一个《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与保护条例》会引起社会这么大反响。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条例》明确指出,“企业探测开发风能及太阳能资源必须经过气象部门批准,而且探测出来的资源属国家所有”,这引来了网友的调侃:难道今后晒太阳、放风筝成了盗用“国有资产”?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气象部门对风光资源数据统一管理有利于行业发展。但风电企业担心,探测需经审批,可能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当事方称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可操作性”
张望朝(黑龙江省委政法委宣教处处长):
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不仅人口众多而且气象灾害偏多,气象立法适当超前,有助于地方政府和企业更多关注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助于我们把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更好地利用。
现在来看,这部法规的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它的可操作性。
这个象征意义在于它在我国利用科学技术协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方面是一种法律性的保障。条例经过实施若干年就可能为其他的省所借鉴。
业内观点
“风光统一管理对企业是好事”
曹寅(美国Martec迈哲华咨询公司中国分公司能源电力业务总监):
其实关于风光资源的数据是一个企业决定投资的重要依据。而获得这些数据需要长达一两年的探测,布置几十台仪器,成本很高。因此交给专业的机构如中国气象局来做,不仅可以给企业提供方便,也有利于掌握整个国家的风光资源。
此外有些信息也可能涉及国家安全,企业探测出来这些数据有可能会转让给他人,有必要统一管理。在德国,全国的光伏资源也是有机构专门进行管理的。
“风光归国有可能增加运营成本”
国内某大型风电厂商人士:
规定可能会增加风电场建设运营成本,为企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目前,企业建设风场、光伏电站之前需要获得地方资源数据再决定建设风场、电站的规模,通常会通过气象局购买数据,但由于气象局的数据资料并不完整,因此企业有时需要自行探测,不需要经过任何部门的审批。
专家观点
“明确所属关系不代表要收费”
孟宪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
以前都是建风场、光伏发电场的企业自己探测,现在有这个规定,好处是能够让当地政府了解都有哪些企业在探测那个地方的资源,避免重复测绘,也可以避免企业跑马圈地。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