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2月23日

中国多晶硅自救战:对韩美反倾销遭光伏下游企业反对

 2012-07-28 09:48:27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中国多晶硅企业生产车间

中国掀起多晶硅产业保卫战,进行对美韩多晶硅“双反”行动(反倾销、反补贴)。这是中国加入WTO以来,涉及金额最高的一起“双反”案。

7月20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韩的多晶硅展开“双反”立案调查。

来自美韩近30亿美元的多晶硅廉价倾销,中国多晶硅企业约八成停产,利润急剧下滑,波及行业近500亿元的投资。

不过,这场博弈却收到了来自中国光伏下游企业的反对意见,反对者担心失去市场上廉价货源。

中国多晶硅生产商批评下游企业短视。参与发起“双反”调查的中国多晶硅生产商称,等到中国的多晶硅企业全军覆灭了,外方必然把价格提起来。

被拖延的“双反”

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6.46万吨,进口总值约为38亿美元。其中,来自美韩的占据六成,为22.56亿美元。

“中国对美、韩多晶硅的‘双反’调查,是国内多晶硅产业的自救行为,与去年美国对我国的光伏产品‘双反’没有任何关联。”7月26日,参与此次立案申请调查的江苏中能硅业人士强调,这是一场产业原料的自救战,而非反击战。

即使如此,这场战役在拉响之初,就收到了来自下游企业的反对意见。“商务部能够决心对美韩进行双反立案调查很不容易,其间克服了大量的阻力。”多位知情人士称。

这场立案申请,本来在去年7、8月份就开始着手,因下游企业反对,一直拖延至今。

在上游多晶硅企业向中国商务部提出对美韩“双反”申请时,下游光伏企业也上书中国商务部,表达反对意见。“下游确实会担心市场上缺少价格低的产品,从而带来成本的上升。”阿特斯太阳能市场总监张含冰表示,阿特斯的多晶硅来源都是来自国内。

但据前瞻网记者了解,虽同坐一条船上,中国下游光伏企业的燃眉之急是: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10月将出具终裁结果,同时,欧盟将效仿美国跟随。

下游光伏企业正在两手准备,希望化解危机:一方面寄希望于美国的多晶硅企业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不要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一方面他们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不要对美国多晶硅企业“双反”,从而获得便宜产品。

“去年第三季度,我们准备向商务部提出‘双反’申请时,下游企业表示不赞同,认为自己可以应对,他们都是出口创汇企业,话语权比我们大。”上述知情人士称,为此,上游企业的“双反”计划搁浅。

去年11月,无锡尚德、天合光能、英利新能源和阿特斯太阳能等中国光伏企业代表,与美国多晶硅企业成立“平价太阳能联盟(CASE)”。这个由25家企业组成的联盟,针对美国对中国光伏电池产品的“双反”,提出抗议和应对。指责美国的“双反”,不仅打击中国光伏企业,也使美国光伏上游企业受到损失,更对美国光伏市场和超过10万名光伏从业人员造成负面影响。

这并未能改变美国商务部的初裁,今年3月及5月,美方相继宣布初裁结果,对中国光伏产品企业征收反补贴税率2.9%至4.73%,反倾销惩罚性税率为31.22%至249.96%。

今年3月,因市场价格机制的传导,中国上游多晶硅企业越发苦不堪言,决心重拾对美韩的“双反”计划。以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和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为首的多家晶体硅生产企业,向中国商务部提交申请,并补充大量材料。

这时,天合光能、无锡尚德等下游光伏企业向中国商务部施加压力,希望不要发起对美韩多晶硅企业提出“双反”。因为,这会使市面上少了廉价的多晶硅,将加重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

企查猫

中国下游企业向中国商务部提出了五点理由:1.中国上游多晶硅产品质量不行,自身经营状况不佳,没有必要扶持;2.美韩国家多晶硅产品价格低廉,质量保证,且可帮助向美国政府“双反”施压;3.下游企业正从事高效电池片的生产,国内原料质量不稳定;4.向国外原料企业购买多晶硅,对方会帮助拓展市场,同时向我们买组件;5.对美韩多晶硅企业的“双反”,也会对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带来影响,因为半导体行业需要更高电子级的产品。

7月20日,中国商务部在听取多方意见后,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对原产于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调查。不涉及半导体行业使用的产品。

“下游企业仍会在具体税率上,向中国商务部施压。”7月26日,知情人士表示。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