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禁止婴幼儿配方食品添加牛初乳
2012-08-08 09:44:09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图为含牛初乳的奶粉
牛初乳的概念曾在国内一度被热炒,它被誉为“21世纪的保健食品”、“21世纪免疫之王”,一直以来是婴幼儿配方产品的宠儿。然而,近日卫生部发表声明,自今年9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将不得再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曾经的“免疫之王”在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吹捧和争议后,正式“告别”婴幼儿配方食品领域。
“不是一直说是牛奶中的‘黄金’吗?怎么突然间不许用了呢?”“牛奶有问题,现在连牛初乳都信不过了,我们的孩子怎么办?”很多妈妈都在为宝宝健康捏一把汗。对此专家表示,暂无数据表明口服牛初乳对婴幼儿有明显不良影响,但审慎起见,还是尽量少食为妙。
背景
“免疫之王”备受争议
牛初乳是母牛产犊后3天内的乳汁,和普通的牛奶不同,其中富含大量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被誉为是“21世纪的免疫之王”。“目前,确有部分研究发现,口服牛初乳制品能够提高免疫力,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体质、恢复运动性能,但是这些初步的研究成果还缺乏科学数据支持,具体会有什么副作用也尚不清楚。”食品专家分析,其实,如果仅仅把牛初乳当做体弱多病者的一种保健食品是无可厚非的,也确有一定功效。但是很多商家打着“牛初乳可以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的广告,把它加入到婴幼儿配方食品里,从开始就存在广泛争议。
此外,牛初乳中含有的各种激素,也成为历次牛初乳事件的“罪魁祸首”,如不久前盛传的牛初乳致性早熟事件,矛头就直指牛初乳激素含量超标。
新政
国内叫停婴幼儿食品添加牛初乳
其实在国外,对于牛初乳用于婴幼儿配方产品就一直十分谨慎。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澳大利亚将牛初乳作为补充类药物管理,新西兰规定添加牛初乳的膳食补充剂类食品不得用于0~6个月婴儿。然而,此前国内对于“牛初乳”的使用,一直没有明确的解释。
近日,卫生部在函复质检总局关于进口牛初乳类产品适用标准问题时,明确表示“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并设置即日起至2012年9月1日为过渡期限,在此期间符合规定的产品在保质期内可继续销售。“制定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长期食用牛初乳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国内外科学研究较少,缺乏牛初乳作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资料。”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称,牛初乳对婴幼儿来说不是传统食品,也不是必需食品。所以,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原料采取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制度,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相关标准后方准许使用。“目前,牛初乳未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及相关标准中。国际上也未允许牛初乳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
市场调查
牛初乳销售受影响
牛初乳粉受青睐
市面上牛初乳配方奶粉不多
新规定出台之后,市场是怎样的情况?在广州市儿童医院附近的爱婴岛等妇婴用品店,以及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的妇婴专区。当问到有没有牛初乳婴幼儿配方食品时,多数售货员表示,现在没有添加牛初乳的配方产品了,去年还有一些,今年基本看不到,而且以前添加牛初乳的婴幼儿食品也并不多。
“如果孩子刚出生身体比较弱,想增强免疫力怎么办呢?”对于这样的疑问,销售人员一般都说,可以买些牛初乳粉来添加到奶粉里让小孩喝。据悉,在婴幼儿奶粉的售货架旁边,一般都会有牛初乳粉单独销售。
香港超市:内地客青睐牛初乳
现在有不少母亲都会去香港购买进口奶粉与婴幼儿食品,而在香港,“牛初乳粉”也是消费者热购的产品。在香港上水一家有各类保健产品出售的商场内,销售人员表示,大多数购买者以内地游客为主。特别是奶粉与牛初乳,特别受欢迎,而各类“牛初乳粉”也放置在显眼的位置。不过,当有消费者询问牛初乳粉是否适合婴儿使用时,销售人员会提醒:牛初乳比较适合1岁以上儿童,如果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要服用,最好要参考医生建议。
新规对牛初乳销量有影响
专营牛初乳十三年的培芝企业负责人罗总称,在4月份卫生部出台新规范以来,牛初乳的销售也受到一定影响,这多半源于消费者对牛初乳的误解。这次的新规定是针对婴幼儿食品而言,并没有禁止普通食品中添加牛初乳。牛初乳作为一种辅食,是可以食用的。她呼吁,相关部门要尽快建立法律法规,出台国家标准,让消费者正确认识牛初乳,也让行业更加规范。
探因
牛初乳:对儿童发育不利
营养构成并不利于婴儿
据有关方面解释,叫停牛初乳原因在于两点:一是牛初乳与常乳差别很大。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牛初乳的营养组成和普通牛奶不太一样,特别是乳糖、蛋白、脂肪的含量搭配很不平衡。对于刚出生的婴幼儿来说,消化吸收等生理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全,过早摄入牛初乳,对肝脏、肾脏都可能造成很大的消化负担。而且牛初乳中不含钙、磷等婴儿所需的营养元素,仅仅是免疫球蛋白、生长因子的含量很高,这样的营养构成,并不利于婴儿的发育成长。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