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十年”终结 煤炭出路在哪里?
2012-10-02 09:14:53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探路下一个十年
前瞻网获悉,9月25日,在国内主要煤企负责人集聚的煤炭趋势分析研讨会上,“煤老大”神华集团没有出席,这或许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在本轮危机中,神华有实力置身事外。两大煤炭央企神华和中煤,占有的资源总量正迅猛增长,他们成了行业的探路者,煤化工、非煤产业是否可以主导煤炭产业的未来,还需要时间考量。
还没有等到国家政策对煤化工产业进行松绑,中煤能源集团(以下简称“中煤”)就早已在煤化工方面积极谋划。集团副总经理彭毅介绍,中煤在“十二五”期间的煤化工投资规模将达到上千亿,现在部分项目已经开工。对于延伸煤炭产业链,煤化工是个方向。“我们长期跟踪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天然气,发现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转化煤价波动风险。”
中国在煤炭方面的资源禀赋优势,成就了煤化工产业的快速扩张。但是彭毅觉得,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适当搞一下。“如果每个企业都搞煤化工,重复性投资必然会带来风险不可控,这样会加大政策性风险,比如获批的难度。”
煤化工技术风险并不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神华煤制油和煤制烯烃项目已经获得多项技术专利。但是对于传统煤炭企业,在煤化工产业环境容量、市场风险、行政审批、经济效益的可控性管理上,并不占优势。开滦集团总会计师张志芳坦言:“我们在煤炭开采方面是专家,做别的都是外行,转型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当前国际能源领域充分市场化,国内煤化工产品也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煤彭毅对此表示了担忧,中煤的产品要和中东地区的煤化工产品竞争,然而他们的甲醇产品是石油的衍生品,几乎是零成本,他们的售价是每立方米0.2元,中煤的售价是每立方米2元。产品价格明显不占优势。
煤化工的能源转化效率比较低,通常不超过 40%。另外,碳转化率也很低,70%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出去,而富煤的地方往往缺水,这是严重的环境因素制约。
其实,一些煤企在煤化工产业布局上,充满身不由己的意味。在一些富煤的西部地区,煤炭就地转化率是限制煤炭生产企业获得开矿权的重要门槛。很多煤炭企业投资几个亿后,煤化工项目就开始晒太阳,国内煤化工开工率严重不足。
2 下一个十年,煤制油之惑
简介:“黄金十年”已经终结,煤炭行业再次被推到十字路口。煤炭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踏上了煤化工之路。但是用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代替另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煤制油,却饱受质疑。在从示范阶段发展到商业化阶段的路途中,能否接续煤炭产业的转型发展,还是个疑问。
下一个十年,煤制油之惑
“示范标兵”
近期煤炭圈的大新闻是:“煤老大”神华集团开了加油站,销售自家生产的煤制油。
这个加油站坐落在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马家塔,是神华第一家加油站,外界喜欢用“冲破‘三大油’垄断”来为这个事件定性,不过神华煤制油化工部总经理梁仕普说:“暂时不会威胁到‘三大油’的市场份额。”
“暂时不会”是一句中肯的表述还是一种野心的暗示,需要时间来考量。从目前来看,神华希望获得更多加油站建设的批复许可,争取更多的终端销售途径,来消化自己渐成气候的煤化工产品。
神华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共生产柴油24.89万吨、石脑油12.57万吨、液化气5.31万吨,实现利润2.7亿元。
另一个细节是,在近期举办的国内外石油和石化产业链巨头云集的2012中国国际石油石化大会上,神华成了座上宾,分享自己在煤化工特别是煤制油方面的经验,还参与探讨了国内煤化工的发展前景。
“煤炭不被喜欢,但是柴油和塑料大家是喜欢的。”梁仕普用一句话概括神华在煤化工方面的目标。在“富煤贫油少气”的中国,尽管煤炭在开采、运输、利用上具有较高的污染性,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煤炭在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始终不会改变。
“世界原油价格飘忽不定,煤化工是中国突破对外原油依赖程度的一个新途径。”HIS化工咨询中国区总裁庞雄鹰表示。
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通常情况下,生产1吨煤制油需要3-4吨煤,用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代替另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还处在待定席位。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煤制油经过技术转化合成后,结构和纯度可达到与石油相同的标准,可直接作为燃料运用到生活中。然而,煤制油作为石油的替代物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以及碳排化上均有难度。
现在煤制油产业还处于示范发展阶段,没有进行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在国内已经投产的煤制油项目仅有神华、伊泰和潞安三家,总产能不到150万吨。其中目前神华已经启动年产100万吨的煤炭直接液化项目,以及18万吨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
“我们的煤制油一出厂,就被‘市场’拉走了。这个市场容量足够大,因为我国油品对外依存度很高。”梁仕普说。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1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