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港姐面试颜值参差不齐 口红经济学告诉你原因
2015-06-12 16:35:33 责任编辑:汪昌琴 来源:前瞻网
前瞻财经
这就是参赛的佳丽了:
香港小姐的竞选于1946年就开始举办了,距今也近70年,1973年前,由私人机构在香港北角丽池夜总会举办,后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接手。百度百科上说,港姐是香港女性美的代表,高贵端庄,堪称女性楷模,是香港一张永恒的魅力名片。
说起历届香港小姐的代表,大家都会想到赵雅芝、钟楚红、李嘉欣、张曼玉这些银幕女神,细看近年来香港小姐的竞选,总有那些参赛的佳丽因为颜值的原因遭到观众的吐槽,纷纷感慨“还是以前的女人好看啊”。
为何以选美为基本的活动参赛选手的“美”却逐年下降呢?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口红的销量会增加;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女人的高跟鞋的鞋跟也会变得更高。这样的俗语不管是谁都可能听过几次。口红经济学正是从身边常见的例子分析隐藏在其中的经济学知识。
上个世纪70年代初,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在方针的制导下,香港的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到了从80年代,中国内地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各类服务业得到全面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经济转型。
有着“东方明珠”美誉的香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全球华人开始聚集于此,香港的娱乐业开始火热的发展起来,其中优质的“美女资源从中脱颖而出,高度的竞争自然会层层筛选“不合格”者,入围及获奖者则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港姐代表人物李嘉欣:
而进入21世纪后的香港经济便开始衰退,新兴经济体例如中国内地、印度等国家的出现,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下滑,间接导致以TVB为主的香港娱乐业的下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TVB堪称全球华人的最主要娱乐产品供应商,当年流行的电视剧几乎全部出自TVB,参演的演员当然也就星途不可限量,但现在不一样了。这导致参选香港小姐的美女越来越少。
从另一面来看,参选香港小姐的美女越来越少则从侧面体现了香港女性的地位在提高,香港的中产阶级则走向稳定,通过以“外表”竞争来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源及地位的方式的女性开始减少,“颜值”在评判女性是否“优秀”中所占份额开始降低,选美不再以男性消费为主。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