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2月22日

实体书店PK网络书店 商业模式很重要

 2011-12-09 14:29:52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图为方所一角

10月25日,广州太古汇一家1800平方米的书店——“方所”破天荒地开在爱马仕店的旁边。据了解,方所由中国第一个设计师品牌例外服饰创办人毛继鸿以及台湾诚品书店创办人之一廖美立共同创立。店内精选的是内地、港台4万种书刊及近万种英文出版物,一时间赚足了读者的眼球。据店内员工介绍,开业第二日,书店收银台即排起三条长队,一天下来店里备的4万元零钱尚不够用。

面临现下网上书店的业务冲击,全国各地诸如“光合作用”、“季风书店”、“风入松”等知名民营书店纷纷倒闭。不久前,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书业商会在一份调查中指出,过去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而目前倒闭的趋势还在加剧。就在今年9月,广州最后两家三联书店也黯然落幕。此时“方所”的出现大有替实体书店翻身、逆势而上的意味。

但是以少见的港台图书“出位”,兼顾服装、咖啡经营的“方所”可以代表实体书店的命运走向吗?

面对全国范围内实体图书市场并不乐观的业态环境,近日,新闻出版署副署长阎晓宏吐露,目前出版总署正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减免实体书店税费。

调查

双重夹击:高租金+网店截客流 书店成“图书展示厅”

据了解,目前广州图书批发中心生意并不景气。对此广州市畅新书刊发行有限公司门市经理郑先生表示:“我们与实体书店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书店的效益不好,进货量也减了不少。这种连锁反应最让人吃不消。”

“本来应该是出版社提供货源给我们,我们销往各书店。现在出版社宁愿减少中间渠道直接和网络书店谈合作。”郑先生指出,由于近些年网络书店的崛起,物流业的扩张,加上城市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宁愿省时省钱的网上订书,也不愿亲自到书店闻闻书香了。"

调查显示,同类的图书,即便是在广州图书批发中心也只能打到8折,而网上买却是6~7折。更别提终端实体书店,它们是注定打不起这场“价格战”的。

“实体书店现在已成为图书展示厅了。”一家经营小型民营书店的店主称,最令他们感到“伤不起”的行为是如今很多来店里翻书的读者并不是买书,而是找到自己中意的书后拿着智能手机拍下“封面”,回头到网上找便宜的买。

有读者坦言,过去想找的书不知去哪买,才会到书店柜台询问。现在可以先去豆瓣上看书评推荐,然后当当、卓越、亚马逊书城搜索,还能货到付款,节奏快又方便。

还有部分读者直指,实体书店跟不上时代,传统的经营理念没有满足读者的购书体验。近日,在广州文化圈久负盛名的唐宁书店因不支持信用卡付款,引来了广州木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实的不满,随即陈在微博@广州唐宁书店道:“一边说实体书店经营难,一边连基本的客户服务都做不好。这不是逼着我们去当当卓越吗?”

对于实体书店不敌网店的现状,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支庭荣认为,实体书店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营销渠道的网络化。实体书店能够提供的,网络书店几乎都能提供,而且在价格上具有比较优势,必然要分流读者的购买力。二是图书内容的数字化,数字出版、电子阅读的流行,使得传统读者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者对于传统书店的需求事实上在减弱。

实体店承担的高额房租也是让运营吃不消的一大苦因。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文体产业研究院分析,一般图书的采购价为图书定价的65%,加上流通环节费用,到书店后还有大约30%的毛利润,再加上书店租金以及人力、水电等费用又要占去20%,剩下的利润已经非常微薄。如果书店客流不足必将陷入经营困难的局面。

讨论

数字化趋势下,实体书店将被“大浪淘沙”?

企查猫

“即便再发达的数字化运营也救不了正在消逝的图书。”广州某书店管理人员表示,近些年不难发现,一些从前看的人文类好书“不见了”。据了解,像葡萄牙著名作家F·佩索阿的《不安之书》、日本作家江国香织的《冷静与热情之间》等书籍,不过是2004年和2006年出版的图书,现在几乎在市面上找不到了。

有读者认为,来书店买书更多时候买的是爱书人的一种心情。一味在快餐文化下看报纸、杂志、网络的书评推荐网购图书,不易用心分辨出好书,也会错过很多不会再版的图书。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