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7日

下一轮互联网商业化的几个亮点

 2012-01-14 09:30:09 责任编辑:QZ035 来源:前瞻网

网络互联互通是重点问题

下一代互联网商业化进程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在对传统互联网发展困境的深刻思考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基于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将与基于IPv4协议的传统互联网长期共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目前在国际标准方面,过渡技术主要分为三类,双栈、隧道和翻译技术。双栈技术构建相对隔离的两个并行存在的网络已经比较成熟。为解决互联互通问题,隧道和翻译技术正在成为IPv6过渡中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技术标准均不成熟,而在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上,针对互联网应用的互联互通标准更加缺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产业链均衡发展是必要条件

目前基于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链仍待完善,主要表现在产业链成熟度不均衡,即中间强两头弱的不对称格局。运营商网络总体对IPv6支持较好,目前主流的设备厂商已经研发出大量的IPv6产品,国产IPv6承载网络设备等关键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IPv6产品类型集中于网络设备领域,而安全、终端、芯片、协议栈、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等极少涉足,目前除网络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之外,其他产业链环节对IPv6的投入非常有限,比如受限于芯片开发等原因,商用移动终端匮乏,同时缺少商用化必需的网络支撑管理平台和商用业务及应用系统。

提升用户体验是基本原则

企查猫

用户的业务体验是电信运营企业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首先,升级以及新部署IPv6网络不影响原有IPv4业务体验,并基于IPv6协议新的特性提供更好的业务体验。其次,在新建网络地区部署IPv6或者提供双栈接入,作为新兴市场进行培育,充分验证各种技术的可部署性,积累网络的运营、维护等经验,提高用户对IPv6业务的黏性,并逐步进行网络试点升级改造。再次,先进行网络及终端改造试点,逐步规划并引导固定终端、移动终端、软终端等支持IPv6。后考虑业务支撑系统逐步升级,初期保持原有系统不变,中后期逐步考虑规划BOSS系统、CRM系统以及网管等业务支撑系统对IPv6的支持。最后,下一代互联网作为新的信息基础设施,其商业化进程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制订国家层面的统一行动计划,推动IPv6相关设备、终端、内容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发展,加大过渡技术研发和现网商用的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力度,促进关键过渡技术和设备的成熟,共同建设安全可靠、可控可管的下一代互联网创新环境,才能最终实现。

互联网商业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增长点之一,如能稳步推进,将推动经济取得更快的增长。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