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千亿市场待启
2012-02-29 08:53:04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淘汰落后、中小产能,实际上是净化了合作方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企业业绩稳定增长实际上是个保证。
亟需融资支持
目前,余热利用主要采取EPC(工程总包)与EMC两种模式。与前者相比,EMC模式囊括了投资、建设、管理三个环节,将节能项目从工程建设环节延伸到了项目运营环节,从第二产业延伸到了第三产业——服务业,因此在国家政策层面更受鼓励,在市场层面也更具竞争力。
节能服务企业前期需要垫付大量资金。因此,缺钱是目前制约余热利用企业的最大难题。
分析认为,以EMC为主的余热利用公司是以沉淀下来的投资资产和综合服务,与项目方分享节能电量,这类公司实际上是亟需资金的重资产公司,因此监管部门应鼓励这类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针对业内的这些疑问,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制定相关政策,以解决困扰节能环保行业的融资难题。
此次《规划》中就提到,要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为节能项目提供融资、保理、担保等金融服务;研究建立工业节能产业发展基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担保基金,鼓励国有、民间、外资资本进入节能领域。
据了解,环保部刚刚下发的《环境服务业“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要加快发展环境金融服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环境服务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采用股票上市、债券发行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
但这些政策能否落实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有专家还建议,东部地区上网电价较高,企业有动力从事余热发电,但广大中西部地区上网电价过低,企业动力明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适时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地区差别支持政策无疑非常必要。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