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2月17日

微电影:大餐还是小吃?

 2012-03-31 08:55:28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为了拍摄新片,吕惠洲请来了一批相对微电影而言足够强大的主创阵容。其中由曾斩获新加坡电影节影帝的演员李从喜担纲执行导演,首次触电微电影的房祖名为男主角,知名造型师劳伦斯.许,制片人、摄影、剪辑师也分别来自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鬼子来了》的原创班底。

事实上,包括房祖名等在内所有主创的片酬很低,近乎帮忙性质。这某种程度上主要归功于吕惠洲20年拍广告片的人脉积累。“这个行业,我们不拒绝金钱,但要做一个好东西的时候,大家也会走到一起。”因为有了这些“朋友们”的帮衬,这次拍摄的费用主要用于工作人员的吃、住、行,机械器材以及基础工作人员的酬劳。也有一种猜测认为,《春暖花开》的赞助商为佳能,房祖名的父亲成龙是该品牌代言人,这也部分解释了房祖名为什么不在意片酬。

品牌代言人拍微电影正成为潮流。比如代言卡迪拉克的莫文蔚拍摄了《66号公路》,代言诺基亚的范冰冰拍摄了《不跟随之范冰冰篇》,黄晓明为凡客诚品帆布鞋拍摄了《“挺住体”黄晓明代言》……一系列的品牌定制短片因为情节的丰富性而进入微电影的模糊界限。

与微电影导演制作团队、视频网站平台的定位不同,广告营销圈将微电影定位为情感营销,“我们不认为微电影是一个长广告,也不认为它是一个要体现品牌冠名或者进行广告植入的载体,它是情感营销的手段,服务于互动营销,与消费人群进行情感沟通交流,从而让消费者记住品牌,甚至认同企业的文化和社会责任感。”引力传媒副总裁桑智勇如此表明品牌商的出发点。

2011年,台湾大众银行赞助的微电影《梦骑士》不仅获得营销界的推崇,还获得新浪举办的首届微电影节全场大奖。影片讲述一群老年人,身边伙伴身体机能日渐衰退,一些提前告别人间,这触动老人们觉得不能这样活下去,于是他们重拾年轻时的梦想,骑着摩托车环岛旅行。影片传达出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的理念,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影片最后落款大众银行。“打动情感的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才能引起大家对品牌的好感。”从这个角度来看,桑智勇认为这是一则非常优秀的情感营销案例。

品牌商赞助,做贴片或广告植入,是目前微电影几乎是唯一的收入模式。过去一年,华影盛视的赵雨润常为此头疼。2011年,华影盛视主要走定制微影模式,定制的好处在于品牌商投入大,利润率高,但会要求反复修改,以致沟通成本非常高,且产量少到一个月只能做一部。

乏于商业模式的微电影有时因对品牌商的过度依赖而为业界所诟病,但目前为止,大部分已经面世的微电影都与品牌商的投入休戚相关。

过去一段时间,引力传媒对其100多家品牌客户做过调研,在快消品、耐用品、药品三大类客户中,传统媒体比新媒体投放比重为:快消品是90%比10%,耐用品对互联网的投入能占总体投入的20%到30%。基于这一趋势,引力传媒联合华影盛视推出美我网微剧本基金,基金规模为3000万人民币,前者首期推选出其代理的10来家品牌商与华影盛视合作出品微电影。而这3000万的资金,除了华影盛视前期投入的1000万人民币已经到账,其余部分便来自品牌商的后续资金注入。

撇开定制广告的范畴,微电影的艺术表达与情感营销上需要取得平衡。“最好的植入广告能做到润物细无声”,优酷的魏明认为,一个完全陌生的品牌很难能通过一部微电影做到家喻户晓,品牌商在做互联网广告植入时一定是基于一个前提,即已完成了品牌认知,并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美誉度,而微电影的作用是放大美誉度,将品牌背后的逻辑、情感与态度表述清楚。

在品牌商介入的单一模式下,微电影在班底及创作制作上仍需探索。引力传媒的桑智勇不赞同全明星模式,这势必增加微电影的投入,但他也不认同全草根式的做法,尽管许多好的创意来自于草根,但桑智勇认为,品牌商的赞助是以专业团队的精品制作为前提,否则就是对品牌的伤害。

如果说三年前,各家视频网站介入自制出品的手法还略显青涩,如今,正各自建立一套完备的体系。

2012年3月22日,许鞍华、顾长卫、金泰勇(韩国)、蔡明亮四位导演在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亮相部分源自优酷出品的微电影,这也是优酷微电影导演梯队里级别最高的合作对象。在优酷对外部资源的整合上,将笼络包括这四位大师级导演、以吕惠洲为代表的实力导演以及新锐导演三大类别,对于不同的导演有相应的机制支持。优酷内部有三十多人的优酷出品团队,从前期跟导演讨论剧本,到拍摄以及后期发行,几乎全程参与。

搜狐视频内部对自制出品寄予更高期望:将整个娱乐圈规模化,于是,在微电影做法上秉持“全明星、大制作、高投入”的原则。搜狐视频内容运营高级总监尚娜介绍,“7电影”项目的单部成本已相当于一部数字电影的钱。

企查猫

据预测,中国互联网视频的观看人数在未来三年内将达到7亿。2011年,有头有脸数得上姓名的微电影大概近20部,相对于每年国内200来部院线上映的大电影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跟所有初生事物一样,微电影有着粗禀的锋芒,未来如何发展仍带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在商业模式过于单一的前提下,如何能让优质微电影永续下去,若是将时间维度放得长远,收费发行的方式也可能是另外一种模式。目前包括优酷在内的收费点播服务占总营收的比例不到2%,但要培育收费发行市场还任重道远。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