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2月22日

如何突破风电发展瓶颈?

 2012-04-05 10:32:50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根据国家电网的数据,2011年国网累计建成电网送出线路达到2.62万公里,建成风电送出变电站25座,变电容量达到3770万千伏安。

即便如此,因为新疆、内蒙和甘肃等风电基地当地的负荷需求不足,跨省区送电受阻所带来的限电情况依旧明显。

“2010年国网积极推进大型风电送出工程和相关跨省区送电工程的前期工作,完成了西蒙到南京、哈密南到郑州、哈密北到重庆等特高压输出的可研工作,在可期待的未来,送出问题将得到改善。”国网有关人士回应称。

但质疑者提出,跨省区送电的问题已经在“十一五”前提上议事日程,迟迟没有得到解决的原因是,国网所倡导的交流特高压电网并非解决风电上网的上策。“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放弃了这条技术线路,因为用交流特高压电网将区域电网连接起来,很可能产生大规模停电,而且输电投资大、损耗大,并不经济。”一位业内人士称。

袁凯峰证实了这样的说法,他举例,“有测算说把蒙西的风电送到江苏和浙江,度电成本在6-7毛,而在江苏本地建设风电项目,成本也就是6-7毛/度。”

智能发电或为突破口

调查显示,中国2010年总发电量4373TWH,其中煤电占到78%的比重,其次是水电为15%,风电和核电分别约占2%,油、气发电各自仅占1%,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的比例则更小。

相比之下,4德国的发电组合相对更平衡,其中煤电占比43%,核电为22%,燃气发电为14%,风电为7%,水电为4%,地热、生物质和光伏发电均占到3%的比例,油电的比例为1%。

“尽管如此,德国的煤电也太高,这样的能源组合对新能源的并网帮助有限。”范鲁可说。

TUV南德集团智能电网项目经理Christian Dirmeier表示,此前德国宣布大幅下调光伏补贴的原因,除了认为光伏发电的效率并没有预期高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去年光伏装机发展过快,而电网中“灵活”的电源占比过低。

“煤电的灵活性较差,能够高效调峰的‘动态’能源相对较少。”Christian Dirmeier说,“德国如今也希望要平衡电网中各种能源的配比。”

实际上,风能、太阳能的不稳定性一直受到电网的诟病,其总量过大后对电网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成为电网不愿接纳新能源的最主要原因。

Christian Dirmeier介绍,作为新能源的使用大国,德国在电网建设方面的花费是5000亿欧元,但每年仍有20%的电能损失。“智能电网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更加稳定,而且帮助厂家在传输与通信过程中更顺畅和减少损失。”

企查猫

在范鲁可看来,除了智能电网,电网企业则应该探索智能的发电。不同于以往的燃气轮机,‘智能发电’机组要能快速增减负荷,并不受增减次数的限制。“在启动1分钟内给电网输送兆瓦数量级的电力,5分钟内从启动达到满负荷,1分钟内可快速停机。”范鲁可解释。

他表示,“智能发电”机组的成本每千瓦造价约在500欧元,相对于传统的燃气轮机较高,但单机运行效率也更高,并可最大程度减少在调峰时机组维修所带来的高成本。

“如果在发电侧便能做到智能,再加上智能电网的运用,包括储能和水电、气电等灵活电源,预计新能源在电网中的占比可以大幅提高。”范鲁可表示。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