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大豆即将打垮国内大豆压榨行业
2012-04-16 09:20:32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国内80%的大豆压榨企业已经停产
黑龙江大豆压榨行业的情况很不乐观。
原料收购困难、销售价格低廉、停产成为家常便饭……食用油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黑龙江中小型压榨企业难以分到属于自己的那杯羹。
80%的企业停产,企业80%的产能闲置,80%的大豆靠进口,三个80%刺激着中国大豆榨油业的神经。
被羡慕的“约谈”
当涨价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之时,被认为是打压的“约谈”,却被黑龙江中小型食用油企业贴上了“羡慕”的标签,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3月末开始,两大食用油巨头中粮和益海嘉里相继提高产品价格,其中,菜籽油、花生油两个品种上调幅度约在8%左右,引发了食用油价格新一轮上涨担忧的同时,也迎来了发改委对相关企业的约谈。
4月初为调控食用油价格,避免形成连锁涨价局面,国家发改委迅速出手,约谈多家主要食用油生产企业,力促食用油价格稳定。
价格上涨,约谈生产企业,市场保持稳定,这样的循环在食用油领域屡见不鲜,效果看得见。
“发改委约谈是对你的重视,像我们这样的中小型压榨企业连被约谈的资格都没有。”在黑龙江省祥源油脂有限公司孙加锁眼里,被约谈其实值得羡慕,至少“有机会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大企业、有影响力的企业才会被约谈。”
益海嘉里方面表示,本次调价主要由于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企业无法承担。本次8%左右幅度的调价,只略减轻企业亏损困境,企业仍处于亏损的边缘。
“食用油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可忽视。”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食用油价格上涨存在企业长期亏损后补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可以减少行业的亏损。
为了保持价格稳定和保障市场供应,我们企业持续供应小包装食用油,企业承担了巨大损失,益海嘉里方面对媒体解释涨价的原因。
“他们这些大企业都承受不了原料涨价,中小企业就更承受不起。”黑龙江鸿源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再林称“无论生产规模、营销能力还是品牌影响力,我们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比。”
早在2010年10月,金龙鱼和福临门两大食用油品牌相继提价,各类产品出现4%至10%不等的价格调整。当年11月底,国家发改委约谈了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和九三粮油集团四家大型食用油生产企业,要求企业在4个月内不得上调小包装食用油价格,成效立竿见影。
食用油市场高度集中,仅中粮和益海嘉里两家就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搞定了这几家大企业就可以控制整个价格波动,被认为是发改委约谈的“内在动力”。
“黑龙江省的所有油脂企业产量加起来还不及这两家的零头,大家都是看人家脸色行事,他们不涨价别人根本涨不起来。”不止一位食用油业内人士表示。
而对黑龙江油脂企业来说,此次涨价——约谈的循环中,并没有涉及大豆油价格的提高。“大豆油和调和油不在提价范围之内。”中粮和益海嘉里均表示。8%的价格提升将它们遗忘,期望在本轮价格上涨中缓解压力的黑龙江中小型油企失望而归。
规模相对较小、只能看大企业脸色行事、缺乏市场影响力被外界认为是黑龙江食用油企业的通病。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国内食用油年产销量2900万吨左右,其中小包装食用油的销量约600万-700万吨,主要以益海嘉里、中粮以及鲁花为主。其中益海嘉里旗下品牌约占50%-60%的市场份额,中粮和鲁花分别占据约15%和6%的份额。
而整个黑龙江油企2011年的产量为150万吨左右,以鸿源公司为例,该公司总投资2.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年加工大豆30万吨,年产豆油5万吨,豆粕24万吨、大豆磷脂1000吨、大豆浓缩蛋白13000吨,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左右,在整个行业内部属于小字号。
而在黑龙江油企内部则认为,“是使用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导致市场竞争力干不过别人”。
“黑龙江企业很委屈,目前只有黑龙江的企业还在使用国产大豆作为原料,其他企业都是进口转基因大豆,在出油率上我们不占上风。”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认为“这也是企业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定向销售
当“被约谈”可望而不可即之时,从市场上获得价格相对较低的大豆原料同样“被缺席”。
作为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据全国首位,当地企业却很难享受到地利之便。
2011年当地大豆产量540万吨,其中中储粮执行国家收购占据了一半左右。
“国家储备收购大豆抢占了压榨企业的原料来源,我们是无论如何都抢不过中储粮的,他们有补贴,”孙加锁表示,“中储粮执行国家政策,保护豆农的利益,这个无可厚非,但是定向销售的大豆我们也得不到。”
根据相关政策,中储粮在将大豆收购存储之后,为了稳定市场供应保证价格平稳,可适时向市场上推出储备大豆。而这些大豆只面向特定的几家大型企业,因此被称之为“定向销售”,这在行业内被认为是不能说的“秘密”。
2011年1月28日第一批国家临时存储食用油和大豆定向销售时,中储粮网站上写道,“为保证国内粮油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国家有关部门近日下达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定向销售出库计划45万吨(2009年产),”并明确标明各家企业所获得份额指标。其中:中粮集团有限公司22万吨,益海嘉里集团22万吨,中国中纺集团公司1万吨。
与此同时,下达国家临时存储大豆定向销售出库计划33.5万吨(2008年产),其中:九三粮油工业集团14.5万吨,三河汇福粮油集团19万吨。“此次定向销售的国家临时存储粮油由上述指定企业按计划总量及出库期限及时提货,加工成小包装油后均衡投放市场。”
事实上,即使是在定向销售的文字表述上,其中的差别细微却显而易见,此次定向销售,通告中明确标示出了定向销售的对象和数量等级等内容。
4个月之后的5月18日,2011年第二批国家临时存储食用油和大豆定向销售公告中,则要比上次简单得多,相关企业名录和数量被悄然隐去。
“为保证国内粮油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国家有关部门近日下达第二批国家政策性食用油和大豆定向销售出库计划228.5万吨,其中:中央储备豆油10万吨、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6万吨、国家临时存储大豆212.5万吨,此次定向销售的国家临时存储粮油由指定企业按计划总量及出库期限及时提货,加工成小包装油后均衡投放市场。”
而据相关媒体报道显示,当时益海嘉里获得了130万吨,中粮集团45万吨,汇福粮油13万吨,九三油脂12万吨,中纺粮油11万吨,定向企业与被发改委历次约谈食用油企业基本重合。
“参加拍卖是需要取得资格的,多数企业没有这种资格,讲好的每家多少吨不会变动。”业内人士称,“定向销售是稳定粮油价格的一种方式,目的就是不让涨价,只能通过这些大企业来完成。”
大企业承担调控任务,控制价格不涨,会出现亏损,国家临储大豆以较低价格卖给它们,可以弥补企业损失,从而保证市场供应,被认为是“不错”的办法。
2011年8月,国储再次抛售400万吨储备大豆,价格在3500元每吨左右,定向销售目标同样是益海嘉里、中粮、中纺粮油、九三油脂、汇福集团等企业,其他企业只能“望豆兴叹”。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我国氢气压缩机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不多,主要包括开山...[详细]
- 蔡志濠:2024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全景图谱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5亿元
- 温杨洋:2024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应用情况分析
- 韩艳婷:2024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等)
- 蒋金成:中国丙烯酸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李明俊:2024年中国担保行业需求市场分析
- 柯素芳:202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市场增长潜力较大(组图)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市场销售规模将达到1064万辆
- 吴小燕:中国数据中台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