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1月22日

掘金“污泥”:一笔上万亿的生意

 2012-05-08 09:15:12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一位从事环保事业有十几年之久的专业人士对此分析,第一类和第二类所占比例约为30%和40%,第三类公司所占比例为30%。

运营费用仍缺制度厘定

“虽然现在地方大多污泥处理处置项目最后运营所需费用大多由政府财政进行补贴(地方政府财政或者国家专项资金)如北京水泥厂负责的污泥项目和中持环保负责的宁海县污泥项目,但是总体来看污泥处理费用来源的制度化还是一大缺口。”业内人士表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目前仅江苏等少数省份有一个明确的处理污泥费用的制度。2008年江苏政府针对太湖流域的污泥处理,要求在每吨污水处理费中抽取0.2元支持污泥处理建设的运营。“这样就保证了污泥处理费用有一个明晰固定的来源。”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管理与政策分析研究组魏琦曾表示。

而相比太湖地区,其余地区污泥的运营费用来源还显得比较杂乱。一个地方污泥运营补贴可能有不同的补贴方式,比如由地方政府财政对污泥运营进行埋单、或是与污水费处置“捆绑”。

针对补贴费用制度的不明确,北京某环保公司的分析人员指出,即便拥有了来自财政的笼统补贴,但是政府支付的补贴不足仍很难抵消污泥处理成本和运营成本。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污泥费用等问题的落实恐怕要等到“十三五”。“十二五”期间国家还是会把重点放在污水处理上。

技术争议的背后

但即便如此,各种污泥处理技术也充斥着市场。因为往往一个行业发展的伊始都有一个通病:为了利益之争,各种技术“各显神通”,争论不休。

据了解,目前污泥处理处置市场上主要有三种技术:厌氧消化、干化焚烧、好氧发酵。目前这三种处理技术都在市场上有所运用,它们都拥有拥护者。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三种主要技术干化焚烧、好氧发酵和厌氧消化所占市场比例分别为53.4%、31.8%和14.8% 。

不过究竟孰好孰坏以及孰“冷”孰“热”,倒没有一个行业的定论和偏好。“由于国家层面没有一个明确的处理处置技术路线,市场当然会做出多重选择。”王洪臣表示。

“其实真正坐下来制订一条路线并不难,但担心大家坐不下来。”王洪臣说。

据了解,污泥处置处理牵涉的部委包括住建部、发改委、环保部、农业部、水利部等。由此可见,我国污泥处置处理牵涉部委较多。

王洪臣表示,由于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牵涉的部委多,涉及到各部门的责任利益就比较复杂。

比如,由于回避责任和本身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农业部会以有机肥可能含有重金属造成土壤污染为由,不赞成好氧发酵后的污泥回归土壤。

长期以来,对干化焚烧或是土地利用一直存在争议。

一般以国有资本为背景的公司都比较赞成污泥干化焚烧,看好走日本的焚烧路线。“这样可以促使污泥‘减量化’,缓解土地资源紧张。”上海一家污水处理公司表示。

“而事实上,日本土地资源特别紧缺,根本毫无土地可以利用才不得不走此路线。而且以日本和新加坡为代表的‘焚烧大户’近年来也开始降低了其焚烧的比例。”邵凯表示。

“无论采取什么技术,最终污泥还是应该回到土地。即资源化利用。”王洪臣表示这种共识正在形成。

企查猫

然而,也有不少人士认为,我国的污泥的性质与西欧国家不同不宜进行土地利用。而且生物污泥的土地利用极易造成二次污染,不但起不到处理污泥的作用,而且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

但长期进行技术研究的一位专家表示,其实说到底,就是技术路线在打架。这时国家应该集中资源,站在国家的高度制定路线,而不是让地方政府甚至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带着“瞎走”。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