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1月22日

谁将为电影投资泡沫买单?

 2012-07-07 08:43:44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尽管电影投资一本万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但这个战场的竞争依然激烈。在电影院投资泡沫摇摇欲坠之际,国内电影投资圈也悄然吹来一股寒流。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如何拯救中国电影对抗好莱坞攻势,成为国内电影业共同的呐喊。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上半年共上映了115部电影,其中国产片85部,票房收入仅占全国总票房收入的约30%;30部进口影片票房收入却占据全国总票房收入的约70%。

华谊兄弟总经理王忠磊直言:“今年前5个月国产片整体情况不好,压力很大。”

孙航宇说,除了《黄金大劫案》等少数国产电影刚刚迈过保本线,多数国产电影都是亏损的。

国产电影票房的不景气,开始冷却原先高涨的电影投资热情。

“以前一些民营企业投资电影的方式,是只投钱,不大过问电影制作内容与发行环节,顶多在演员选择方面发表意见。但现在他们开始盘问政策风险、投资费用是否超支、热门电影是否撞车等涉及电影投资收益的各类问题。”一位国内电影制作人士透露,“投资方已经意识到,国产电影投资一本万利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在他看来,《金陵十三钗》制片方要求各家院线最低票价不得低于35元,并将制片方票房分成比例从行业惯例的43%提高至45%,与其说是确保电影投资方的权益,不如可以看成国内电影投资烧钱时代的“最后挣扎”--一旦大投入没有预期大产出,等待投资方的只能是血本无归,何况“血本无归”已是大概率事件。

与民间电影投资退潮同步的,则是银行方面对电影贷款的审核标准趋严。

“单单以电影版权估值就测算贷款额度,已经远远不够。”一家股份制银行投资银行部负责人表示,如今银行信贷部门除了考察制片方对电影影片的财务规划和演员班底,还要看导演和演员、项目团队、剧本、影视公司实力、过往影片票房业绩和市场号召力等各种因素,即使投放贷款,也会时时监督影片制作公司用款过程,在票房收入回款时还要设有专门账户,有效监管票房现金流优先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而传统的“版权质押+打包贷款”模式,正面临潜在的贷款亏损风险。今年以来,原先烧钱抢片的视频网站忽然集体大幅压低电视剧网络版权价格,有些电影版权的报价降幅超过50%,增加了银行通过出售版权收回全部贷款的不确定性。

企查猫

“如今国内电影市场的总体生存环境,是20%电影能够保本或盈利,其余基本亏本经营。”孙航宇算过一笔账,即使去年791部国产电影能拿到准映证,但真正能进入放映厅和观众见面的电影是154部,折算下来每月有12部电影投入市场,等于每两三天要面世一部新电影。在如此高频率的新电影更新环境下,每月可能只有2-3部电影迈过保本门槛。在去年票房过亿的38部影片中,国产电影仅有20部。

而绝大多数未能进入放映厅的电影作品,只能靠将版权卖给电视台、视频网站与争取政府补贴实现投资回报。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