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1月17日

从创新到质疑 小米5能让小米改变现状

 2016-02-15 17:07:57 责任编辑: 来源:创事记 作者:张珞阳

冲击高端受挫,陷入“血海”苦战

小米Note是小米冲击高端市场的一次尝试,从高配版一度超过3000元的定价可以看出小米的野心。然而从市场反应看,这次尝试并不深成功,一方面小米Note错过它最佳销售时期。另一方面小米缺少核心“黑科技”支撑。

国产手机冲击高端市场的成功与否,决定这家品牌能否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活下去!近些年智能手机市场的火热,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千元机市场的基础。奇酷创始人周鸿祎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手机)企业要有第一年敢赔多少亿的量才能玩”。

“性价比”无疑催熟了中国的智能机市场,带给小米、魅族、一加等新兴互联网厂商以及华为、联想等传统手机厂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这种模式的负面影响同样存在。“价格战、口水战”等让国产手机厂商长期陷入不盈利甚至亏损的状态,压榨下游代工厂,导致整个行业畸形发展。

即使打价格战,国产厂商也要面临市场饱和的问题,来自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统计告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国内智能手机销量有史以来第一次同比下降4%。Gartner 调研公司总监 Anshul Gupta 表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手机厂商难得达成一个共识:性价比时代即将过去,未来的手机竞争将是差异化、核心技术的竞争。

以手机处理器为例,小米在2015年增长放缓除了自身原因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高通公司,正是因为骁龙810处理器技术缺陷,骁龙820迟迟无法正常供货,导致小米等公司业绩受到影响。

小米并不是没有意识过这个问题。早在2014年,小米便携手联芯科技成立合资公司,研发自家处理器,不过由于技术积累不足,目前合作研发的处理器只能用于低端硬件产品。

小米5如何帮助小米走出困境?

雷军在很多活动场合都会劝告年轻的创业者,保持良好的创业心态,切忌急功近利和焦躁。在小米内部讲话中,雷军再次强调“创业心态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要做自己觉得酷的产品,就是要享受这个过程。”

然而现实是,现在小米越来也不酷,越来越急功近利,很多产品纯粹就是为了阻击对手抢占市场而仓促推出的产品,尤其是红米系列,从开始到现在始终问题不断,让小米的口碑变的岌岌可危,反而进一步降低了小米的品牌价值。

自小米2s之后,小米在中高端系列再也没有打造出一款如小米2S一般在口碑和销量上都获得用户追捧的产品。发布在2013年的小米2s至今仍在销售,并且成为MIUI中活跃度最高的群体。

所以,对于小米团队而言,2016年的开年大戏,莫过搭载骁龙820的小米5终于要在春节后接受市场的考验。对此,雷军称“之前专门抽调研发人员组成‘特种部队’,首要任务就是死磕小米5。”

但是寄予厚望的小米5能否打好这场翻身仗,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产品,一个是产能。

产品上,小米对骁龙820芯片的调教尚属其次,关键在于与2011年时的环境不同,此时智能手机的竞争不仅仅局限在芯片和参数,而必须要用更多的差异化创新功能,更多的“黑科技”去冲击中高端市场。

可以说智能机发展到现在,参数退居其次,体验最为用户重视。

如手感、指纹识别、隐私保护、支付安全、拍摄效果等等这些优化程度是否能够领先其他竞品,以及除此之外有什么能让用户眼前一亮的新功能,如iPhone搭载的3D touch、三星S5系列双曲面屏,尽管现在看上去华而不实,却是技术上的展示和对新需求的主动尝试。

我个人比较担心的是,随着2016年VR技术的兴起,2k甚至4K级别的游戏、影视将随同VR相关的智能硬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手机上,成为用户体验重要的一部分,而1080p的手机屏幕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二个问题就是产能相关的问题。小米总裁林斌称:“我们不做PPT手机,小米5已经开始爬坡,2月24日发布会后不久就能开卖。”似乎证明小米的产能不会出现问题。

但是这个不久究竟是多久,会不会跳票,现在只能打一个问号。毕竟“期货”伴随小米一路走来,成为小米头上一直摘不掉的帽子。毕竟小米5是小米重新证明自己能力和价值的一款产品,如果产能无法及时跟上,对小米5的市场表现而言无疑会拖其后腿。

企查猫

对于雷军而言,小米5虽是小米当前的重中之重,却不是小米的全部,毕竟小米是一个围绕智能硬件打造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小米已经筹建小米探索实验室,重点投入目前火热的虚拟现实(VR)和智能机器人等新方向,寻求下一个互联网风口。

对于现在小米所面临的质疑,唯一的还击只能用市场表现说话。对于小米的未来,借用前文汤普森(Ben Thompson)的一句话表:“这是一个正确方向,问题在于他们的行动有多快。”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