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1月9日

火星救援:送给创业者的一碗好鸡汤

 2015-11-30 14:28:07 责任编辑:陈一欣 来源:i黑马(北京)

企查猫

本·霍洛维茨在《创业维艰》中用如下这句话回溯自己的创业时光:“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用中国互联网界的行话来讲,这就叫九死一生——我猜这个词要是被《火星救援》里的男主角马克·沃特尼听到一定觉得心有戚戚焉。

几天前,去参加了一场《火星救援》观影交流会,对科幻学者吴岩老师的点评印象颇深,他认为这部作品比《三体》更适合我国互联网界集体观摩。我个人则觉得,虽然没有《三体》那么多与企业之间各种明争暗斗契合的黑暗隐喻,但《火星救援》用两个小时诠释了什么叫终极版的“理性乐观派”,它更适合在大众创业的欢愉气氛下被创业者当作一味“精神鸦片”食用。

马克·沃特尼几乎拥有“成功创业者”的一切素质。凭借主角光环与生俱来的勇气与运气,作为一个全新领域的先行者,他在毫无经验可考,资源极度匮乏,每日都被巨大不确定性笼罩的情况下,以几近完美的专业度为基础,通过整合几近破烂的当下资源,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细碎却至关生死的具体问题,最终活了下来——简直是一个在火星上创业的励志剧!

嗯,这部电影连同此文,绝对是送给广大创业者的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好鸡汤。

品尝之前先剧透一下。一次火星任务中,因遭遇风暴(科学家说这是bug,火星气压乃地球两百分之一,若真有时速150公里沙暴,据说只相当于地球上的清风徐来),团队撤离火星,沃特尼由于意外被落在孤星之上,其他人都认为他死了但他没有,他醒来后意识到,已有物资完全不足以撑到理论上获救的那一天,于是沃特尼脑洞大开,成为火星有史以来第一位农民,他在荒蛮之地种起了土豆,并找到了与地球联络的方法,最终凭借一系列荒诞却有效的技术手段成功获救。

若你是个创业者,又恰有些自恋,观影过程中也许能依稀见到自己的影子。不妨从几个方面比对一下。

前无“古人”

沃特尼与创业者第一个相似之处即是:任务的独创性。这也是之后要讲到的其他困难的逻辑起点。

在大多数时候,沃特尼在火星这片试验田上的一举一动,甚至一颦一笑,都造就了人类各种“第一次”,他自己也知道“我在做一件很特别的事,自己在火星上的每一步,爬上的每一个山丘,留下的每一个印记,都是几十亿年来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步。”(有人质疑,人类耗费巨大资源救一个人值得么?事实上,正由于各种“第一次”,沃特尼带来的科研价值已无比巨大)。

创业者亦然,否则干嘛要创业。重要的是,这种“第一次”的骄傲很容易陷入一种沁人心脾的自我感动和认同——特别对创始团队而言,使命感尤为强烈。这一切没什么不好,只要这一切为你所爱。《火星救援》最令人动容一幕就是沃特尼在孤星之上向父母表达了自己对这项事业由衷的骄傲与喜悦。

专业,专业,还是专业

原著里,沃特尼拥有植物学和机械工程学双硕士学位,这种“学霸”降临火星,专业极为对口,有了无以匹敌的专业度,才有了荒野求生,甚至“I am gonna 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 planet(我一定要用科学干死这个星球)”的资本。

企查猫

而关于创业,我一直有个可能稍显偏颇的观点:创业者必须是所在领域真正意义上的专家,而“专家”这次词在被污名化之前,几乎是“浸淫多年”的代名词,许多时候所谓“旁观者清”都是旁观者的自嗨罢了。你知道,人类在科学领域最顶尖的大脑几乎都来自高校,尤其在美国这种技术驱动创业的地方,创业无疑是有一定门槛的。就像王煜全所言:“可以有20岁的王牌程序员,但没有20岁的产业专家,因为想看懂一个产业,没10年20年的浸润,思考,试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把产业里的人当傻子,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负责任。”

已有1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评论载入中...

网友评论

1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