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板:文化传媒公司IPO新通道
2014-03-27 09:36:59 责任编辑:王逸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由于上市门槛较高,不少公司转而将目光投向要求较低的新三板。日前,国内首家从事纪录片等非虚构类影视制作、投资、发行的股份制企业——三多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多堂)正式发布了公开转让说明书,拟在新三板挂牌交易。
业内人士对《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表示,对三多堂乃至文化传媒企业而言,在IPO渠道不畅时,先行利用新三板作为跳板,待时机成熟后再转板也是不错的选择。
新三板成IPO跳板
三多堂官网显示,三多堂成立于2007年,目前共有5名股东,《大国崛起》系列编导之一高晓蒙持股37.4%,为三多堂实际控制人。公司制作的《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汉字五千年》等大型纪录片,曾经获得了中国纪录片界多个奖项。
股权转让资料显示,三多堂总股本为2000万股,2011年、2012年、2013年1月~9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98.2万元、3000.5万元、761.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21.8万元、579.7万元、238.6万元。
然而,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规定,在创业板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发行人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3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2.最近两年连续赢利,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赢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3.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4.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按照该公司目前的条件来看,离创业板的上市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完全满足上市条件。”民生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郑平向记者表示。
像三多堂这样,在上市艰难的前提下,“转道”新三板的文化传媒公司不止一家。今年2月,电子设备制造企业ST天龙终止收购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后者在借壳上市方案搁浅后,也将目光投向了新三板。据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王焱武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公司有可能在四五月间向新三板递交挂牌申请资料。
“除了自身的经营状况之外,对于文化传媒企业而言,在对接资本的过程中,通常会面临一些行业共性障碍,包括版权问题、持续成长性问题等,加上来自政策、市场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给这类企业的上市带来一定障碍。”前瞻投资顾问有限公司IPO高级咨询顾问肖青对记者表示,相形之下,新三板便可成为这些企业IPO的跳板。
三多堂转板仍面临风险
转板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据统计,截至目前一共有9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成功转板至主板或创业板。尤其是开启新三板转板先河的,也正是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粤传媒。2007年11月16日,粤传媒在中小板挂牌,是最早从新三板成功转板至中小板的传媒公司,不仅成为中小板上市第一只传媒股,更是打破了新三板“只进不出”的历史。
“遗憾的是,上述9家转板企业仍是采用旧时的转板操作套路,即证监会接受上市申请之后,先在股转系统暂停交易,待正式获得证监会新股发行核准之后,再从股转系统摘牌。”肖青分析道,“目前,监管层正在研究转板机制,但在真正的转板机制出来之前,新三板公司想要成功转板,先决条件还是经营上要达到创业板或者中小板的上市要求,包括股本、赢利、股权三方面的硬性条件。”
对此,郑平也表示了相同意见,他说:“若想转板,首要条件就是经营状况必须符合IPO的规定。”
经营状况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考验着包括三多堂在内的各家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三多堂挂牌新三板的推荐方,中原证券在其《推荐报告》中指出,三多堂未来的经营需要面临成本上升、对非经常性损益依赖性较高、公司治理等三大风险。尤其是公司赢利对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作者:杨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