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1月30日

小米CEO雷军:宏大的“金山”变成普通的“小米”

 2014-08-25 15:56:39 责任编辑:林一 来源:时代周报

“焦虑,甚至嫉妒都曾有过”

“我的青春,我的金山,我的祖国。”

金山,一个诞生于青春激荡的上世纪80年代末、以振兴“民族软件业”为志业的公司,一个曾经众望所归、欲与微软试比高、做民族脊梁的高科技公司,一个雷军23岁加入、奉献了16年青春的公司,一个以求伯君、雷军为灵魂为旗帜的公司,一个见证中国IT业二十年发展的“活化石”般的公司,也是一个长期以来为发工资犯愁的公司,一个创业近20年、经过8年长跑才得以上市且市值不及百度、腾讯等后辈公司零头的老前辈公司,当香港证交所的锣声响起,雷军的心中想必五味杂陈,伤感、挫败、矛盾、喜悦一时交集。

这次《波士堂》之旅,于雷军来说或许并不是一次愉快的经历。节目后半部分,气氛已显尴尬,尤其是那位麦肯锡全球副董事的逼问:你作为技术出身、热爱软件业的企业领导,互联网热潮来临,而你一直没有在商业模式上做很大胆的创新和突破,这么多年你是否问过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不是这个企业最合适的CEO?雷军的回答含糊,支拙,不令人满意,相信他自己也不满意,虽然他对金山这些年苦斗之“惨烈”的陈述,令人动容。

当主持人问及,作为一位资历非常老的“老革命”,面对丁磊、马化腾等后辈的崛起、远远的超越,是否内心有一丝焦虑?雷军承认,焦虑,甚至嫉妒都曾有过,“但要学会欣赏、祝贺别人的成功”,然后回家,“把自己的地种好”。本是一次“庆功”式的节目,却有意无意地揭开雷军内心深处的创痛,拷问他的事业与人生之路是否走错了。“今天雷军的压力已经很大了”,主持人最后这样打圆场。

这年底,雷军离开他服务了16年的金山。他曾长期怀疑自己,他还要证明自己,他仍不算老。不过,前提是他已想明白,互联网究竟是什么,以及更重要的,自己的人生哲学、做事哲学、领导哲学“是不是有错”。

“我如此笃信并践行着所接受的东西”

1987年,18岁的雷军拿着能上清华北大的成绩,进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学习。他是那个年代不折不扣的“天之骄子”。出身于湖北仙桃一个教师家庭的他,自小品学兼优。没有意外,他的人生道路沿着好孩子、好学生、好员工、好领导的路子一路走了下来。

雷军的勤奋,据说业内无出其右。一上大学,他就戒掉了午睡的习惯,以半小时为单元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他用两年完成四年的课程学习,包揽了所有奖学金。回忆当年“蹭机房”之不易,他说自己长期以来“玩游戏仍然觉得有点浪费时间”—虽然金山作为“民族软件业的脊梁”,最终靠网游才得以上市。

工作多年,勤奋与严谨成为雷军的标签。他是公认的“劳模”,是热情的“有为青年”。他热衷于各种励志活动,长期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觉得过年放七天假是浪费时间。他一丝不苟,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他较真、要强、克己、有“洁癖”,他是“一个极其认真的完美主义者”。他的弦总是绷得很紧。他的热情、勤奋,以身作则,不但让下属、也让上级感到压力,让求伯君感到压力。

除了高度的勤奋与热情,在同事与朋友的描述里,他还“非常真诚”,“极为周全”,很敏感,很谦逊,讲话逻辑性很强,对欣赏的人极力夸赞,讲究辈分,长幼有序,有功名心、胜负心,在意别人的评价,渴望受人尊重、受人敬仰。与他“亦敌亦友”的周鸿祎对他的解读是,雷军受柳传志等中关村(行情,问诊)第一代企业家的影响,追求的不仅是事业有成,为人处世也力图成为楷模。雷军对柳传志之尊敬、与联想关系之密切,当然也是周知之事。

一个高度入世的人,所有的描述都汇集到这一点。消极、避世、得过且过,从来与雷军无缘。“好孩子”、“好学生”雷军自述:“我如此笃信并践行着所接受的东西”,他真的做到了。而且,又有几人能把那“所接受的东西”贯彻得比雷军更好?

“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那套他曾笃信并践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在风中亮出你的旗帜”、“馈人玫瑰之手,历久犹有余香”,这样的上世纪80年代青少年爱在明信片上传抄的句子,也出现在雷军的博客里。民族崛起,建设四化,实现自我,在80年代希望的田野上,科学的春天来临,战天斗地,征服自然,把握社会发展与自我之命运,革命的乐观主义、浪漫主义与意志主义似乎又以温情脉脉的面容复兴了。

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雷军在上世纪70年代度过童年。“那套教育”是雷军的宿命,也是以后这个“想法单纯、积极向上、非常热情”的年轻人长期的信仰、信念与动力—“不怕苦,不怕累,人定胜天”。

企查猫

那个“春天里”,雷军在武汉大学图书馆读到了《硅谷之火》,一本现在看来并不出色的关于乔布斯等硅谷英雄发起技术革命的故事,雷军热血沸腾,“我们也没有什么不能做的”。大学毕业后,胸怀大志的雷军不为深圳和广州的钞票盛况所动,毅然来到“中国电脑业的圣地”北京,“就像飞蛾扑火一样”,雷军说。1992年,加入金山不久的雷军,为金山写了一条招聘广告词:“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求伯君是那个年代科技界的“一代巨星”、“偶像”,“我的想法非常简单,沉下心来,下工夫做技术,就可能成为求伯君第二”,雷军回忆。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