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2月20日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性与暴力是独家利器

 2014-09-16 10:21:55 责任编辑:林一 来源:钛媒体

与权力先离后合的政治隐形者

若干证据表明,张小龙和微信团队刻意避免与政治发生关系。腾讯广州研发部前工程师王伟形容他“对政治十分谨慎”。这未必反映他本人的政治态度,他推崇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他曾负责QQ邮箱的开发,该邮箱曾设计过一个被认为有隐晦政治意味的欢迎界面。但在进入微信后,任何越界举动都被严厉禁止。

在政府、企业与用户的关系场里,在财富和权力纠织的森严等差序列里,张小龙过关斩将,步步为营,并最终走上微信帝国的王座。

刚刚推出的微信5.0版本与张小龙生活气质吻合的内容之一是打飞机游戏。他喜欢枪械,热爱网络游戏CS,在微信朋友圈里谈论的话题时常涉及暴力和性。相比之下,打飞机游戏只是最简单的快感释放品,成功的玩家需要运气搭配技巧,越到游戏最后关头,越考验玩家躲闪腾挪的本领。它部分契合张小龙本人的人生经历:横溢的才华、无尽险境,以及机遇。但经历一系列成功和波折,进入高阶游戏后,他身上的固执、纯粹等优点开始带来负累。

事实上,微信研发之初,张小龙表现出得更多是自由主义姿态。微信刚上线后,运营商通过腾讯内部向张小龙施压。分管腾讯无线事业部的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成敏曾致电张小龙,希望微信在发布新版本前“等他和运营商沟通好”。张小龙当时是腾讯广州研发部总经理,级别是中层,但他并未放慢步调,继续更新微信并获得市场先机。刘成敏告诉《博客天下》,腾讯多个部门在研发微信产品上都比张小龙拥有更多优势,日后的事实证明,唯有张小龙未顾忌此举引发电信部门的不满。

但旧账总得付。来自权力部门和行业的痛击伴随着微信的生长开始隐晦降临。8月19日,网易和中国电信联手推出一款与微信功能类似的手机即时通讯工具“易信”。“易信”推出当天,微信”系统出现了长达半个多小时的断网故障。这是7月份以来第二次出现断网故障,两次事故相隔只有28天。

来自微信的官方微博消息称:“微信故障的原因是网络硬件出现故障”。

但知情人士告诉《博客天下》,这是由腾讯公关部草拟的一份声明。“微信系统设立在中国电信的机房内,广州研发部工程师根本无法亲自查验事故原因。”一位前广州研发部工程师说,一个月内两次出现大规模故障在此之前从未发生。“这等于把自己的设备放在敌人的手中。”

这并不是微信面临的第一次麻烦。知情人士向《博客天下》透露,2011年,微信刚发布不久,中国移动总公司曾向工信部投诉,称微信没有提供免费短信服务的资质,要求工信部出面制止微信继续发展。

失败天才的商业翻身

从1994年开始的19年里,张小龙一直作为一名程序员而非是商人的身份在中国互联网的游戏世界里不断通关。

日后,已经成名的他曾对一位不太自信的求职者诉说过自己的性格,“我曾经十分不自信,但是在成长的过程,过去的那些种经历反而造就了我谦逊、冷静、不骄不躁的性格以及做事风格。” 他鼓励这位面试者:现在处于劣势的性格会伴随着他的成长和自信,跟压迫中的弹簧一样反跳的更高,从而成为优势。

8月5日,微信5.0版发布当天,港股腾讯控股的股价狂飙至370.8元,创下历史新高,港版的《商业周刊》说,这让人看到微信的企图心,这也是张小龙的企图心。

美资投行Jefferirs乐观预估,微信手机游戏平台可成催化剂,今年第四季相关收入可达4.7亿元人民币,明年可达30亿元人民币。

大学时代,他不是一个类似乔布斯的显山露水的人物。在他的研究生导师向勋贤眼中,他不过是一位“不爱说话,喜欢捣鼓电脑,喜欢睡懒觉的年轻人。”

他不擅长与人打交道,需要借助工具完成与周围人的沟通。在开发微信之前,他相继开发了Foxmail、QQ邮箱,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性:更好、更容易地进行沟通。

与腼腆性格对应的是他喜欢简单、实用的东西。他认为,复杂的东西太脆弱。即便已时隔19年,已是腾讯副总裁的他显然并未改变这一从程序员时就建立起的审美观。

他年少成名。1997年,当他开发出foxmail1.0版本的时候,《电脑报》的记者李学凌曾在文章中描述过当年张小龙在中国IT圈中的地位。“只要你站在黄庄路口,大喊一声,我是Foxmail张小龙,一定会有一大群人围上来,让你签名。”

当时,一位叫马化腾的年轻人才刚刚从深圳大学毕业,进入寻呼行业当工程师,月薪1100元。即便在4年后,张小龙开发的Foxmail也以200万用户量远远将只有10万用户的腾讯甩在身后。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沉溺在技术带来的快感之中,但这种来自精神上的慰藉并未改变他的命运。正当马化腾、张朝阳欣喜地用他们积累下的巨大用户寻找风投时向商业进军时,这位极客还在为不断增加的用户发愁,他对前来采访他的记者李学凌说,每天用户都在催着他更新版本,做这样一个免费软件太累。

他曾一度怀疑自己的商业头脑。在接受一位记者采访时,已经运营Foxmail免费邮箱4年的他并不自信地说:“我听说,好像有人会给一款免费软件投钱。”

一位长期跟访他的IT记者说,“相较于软件写成后,需要一点一点完善的阶段,张小龙更喜欢开发软件之初的挑战。他对商业软件没有兴趣。”

在最困难的时候,他曾动过将软件免费送人,去硅谷做一名程序员的念头。但他最终还是打消了念头,因为每天都有使用他免费软件的用户给他写来一篇篇充满鼓励话语的电子邮件。在那些失意的夜晚,他给每一位鼓励他的读者回信。

在改革开放之初,“一切向钱看”的主流价值观并不认同极客们对互联网世界的沉溺。

《人民日报》的一位记者甚至担心做免费软件的张小龙会不会饿死,他在文章中不客气地写道,“(张小龙)说白了,就是一个无业游民,靠临时给别人写程序为生。”

当时,张小龙曾拿着一本汽车杂志指着其中一辆越野车告诉一位慕名来访的记者,他喜欢这款车。这位记者看了他所指的车后,直言不讳地告诉他:“这个理想有点远吧!”

当时处在事业低谷的张小龙不会想到,他和他开发产品的商业价值在经历了一段迷惘的青春期后,开始触底反弹。

他的反弹是伴随一次激烈的内部竞争中获胜开始的。

颠覆之初的内部“狼斗”

张小龙以不管不顾的颠覆者姿态启动了微信项目。看上去,这是他只重技术而不顾人情的性格的延续。一位前广州研发部工程师证实,微信的官网域名在内测时曾是next.qq.com,中文意思为“下一个QQ.com”。这一域名被公司高层叫停。

进入腾讯并开发出qq邮箱之后,他一度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

但开发微信的热情改变了他。受到一款免费发短信的手机应用KikMessager启发,张小龙向马化腾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其中写道,每个时代都有划时代的产品,顺应移动上网的趋势,腾讯也应该推出自己的产品。

马化腾旗下的腾讯素有“颠覆自己,革自己命”的传统。据《商业周刊》报道,马化腾深知这个新产品会伤及QQ的手机版,但如果不做,别的企业还是会去做,到时候腾讯将落得柯达、诺基亚的下场,因此,他给了张小龙1亿元人民币,由张小龙自己找人组队。

并不是只有张小龙一个人拿到了开发微信产品的入场券。在微信诞生两年后一次公开演讲中,马化腾揭晓了一个秘密: “ 微信概念出来的时候,有三个团队都在做。”

马化腾的安排或许跟腾讯公司内部一直有着“狼斗”的传统有关。知情者对《博客天下》透露,这三个团队包括张小龙,另两个是无线事业部的手机QQ团队和Q信团队。

在腾讯团队中,无线事业部是最早涉足手机移动客户端的部门,而手机QQ和Q信又是无线部门最重要的两项业务,它们的负责人都是刘成敏。

在“微信”开发前,张小龙和刘成敏并不相熟,中层干部张小龙的直接汇报对象也不是已经位居高层的刘成敏。

在张小龙的Foxmail团队2005年被腾讯收购时,刘成敏已经在腾讯工作两年。2003年,在华为国内营销部工作的他放弃了传统电信制造业的工作,来到了还只有100多人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腾讯,担任电信事业部总经理,主要负责发展腾讯的电信增值业务,为腾讯创收。

比起张小龙,刘成敏是这家公司的元老,有着丰富人脉和工作履历。在华为工作的经验让他擅长和国内的运营商、政府部门打交道。他用电信增值业务为腾讯贡献了最主要的收入,帮助腾讯从互联网泡沫中挺过来,成为腾讯一大功臣。

围绕微信类软件开发的竞争开始前,没有多少人看好以技术见长的张小龙。那段时间里,两人的冲突时常以公司内部传闻的方式在IT圈传播。

一位知情者对《博客天下》说,刘成敏在高层会议上公开反对开发微信;另一位知情人的说法是,刘成敏直接打电话给张小龙希望他停止更新微信版本,张小龙怀着发布最后一个版本的心情,授意下属推出带语音的微信。

2013年8月,从腾讯退休、已经改行做红酒生意的刘成敏委婉地回应《博客天下》记者,“我没有让张小龙停止开发微信”。

时至今日,这位42岁的男人在言谈中仍心有不甘地提起那段往事,他不愿被外界视为竞争的失利者。他并不认为张小龙的研发能力是导致微信竞争获胜的原因,他认为,相较于广州研发部团队的几十个人,“超过1000人的无线部门技术积累多、研发力量更强、团队在移动互联端开发上也有更丰富的经验。”

但多数时候,竞争的胜负并非由人员、设备这些硬件因素决定,更取决于一位主帅的意志。与张小龙必须开发出微信的决心相比,刘成敏忌惮破坏与无线部门和运营商之间的关系。他管辖的无线事业部通过从运营商那收取增值业务费中分成获得收入。

长期以来,刘成敏所在的无线部门和运营商形成了共赢的默契。“我们有运营商方面的压力,微信可以抢运营商的地盘,我们不行。”刘成敏希望张小龙等他跟运营商进行协调后再开发微信,甚至勒令手下团队放缓研发Q信(和微信相同功能的一款软件)。

另一个令刘成敏担心的是类似“微信”这种即时通讯工具对他分管的移动端产品“手机QQ”存在潜在威胁。

“手机QQ和Q信相当于我的左右手,我不能看着左手打右手。”他将自己在和张小龙微信开发这场竞争中的退让解释为顾全大局。

在此之前,刘成敏手下一位负责腾讯手机QQ的负责人也想开发一款类似微信的产品,和张小龙一较高下,但刘成敏拒绝了他的申请。

一面是顾全大局的刘成敏;一面如同打飞机游戏中的那架小飞机一样不能调头,只能前进的张小龙。

在这场竞争中,张小龙也在不断争取外界的支持。知情者称,张小龙得到腾讯首席技术官张志东支持。在腾讯公司的高层中,除马化腾外,和张小龙极客气质最类似的就是张志东。资深互联网研究者林军这样描述张志东:“张志东是个工作狂人,经常加班到很晚,到第二天早上两三点也是常有的事情。”

企查猫

张志东在技术上的炉火纯青,即便是他的政敌或是对手,都对这点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设计的QQ架构,在用户数从1998年设计的百万级到现在的数以亿计后的十几年间,一直在使用。

志同道合的张志东不仅帮张小龙争取QQ关系链和QQ弹窗广告等资源,还和他彻夜一起商量微信产品的缺陷和修改建议。甚至他专门拉了一个QQ群,为的是和微信团队的成员随时讨论。

此时,微信研发进度的天平开始向这位新人慢慢倾斜。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