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诸葛亮最吃亏的地方是没带好人
2014-11-25 15:50:14 责任编辑:张昳 来源:中国经济网
开篇柳传志和大历史
1984年6月30日,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在会见一个日本代表团时谈到: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他告诉日本客人,中国决心打开国门,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一年,中国的GDP只有3000多亿美元,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谁也预想不到,30年后,中国的GDP已远超日本,跻身全球第二;30年后,中国已从资本引进者变身为资本输出者,并扮演着拯救世界经济的角色;30年后,世界500强企业排名榜上,中国企业已卷走五分之一的席位。
当然,世界500强榜单上,柳传志开创的联想集团赫然在列,这想必也是他在30年前所预想不到的。
就在邓小平向日本客人阐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那个仲夏,同在北京的柳传志正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外部设备研究室搞磁记录电路的研究。这一年柳传志刚刚40岁,月工资78元,全家7口人在一间12平方米、屋顶铺着石棉瓦的“自行车棚”里,住了整整13年。4个月后,“憋得不行”“想改变生活状态,试试自己有多大本事”的柳传志,决定扔掉铁饭碗,下海办公司,联想自此诞生。
此后,柳传志和他的联想可谓参与了中国商业30年野蛮生长的各个时期,也闯过了诸多关口,这其中包括了城市经济改革初始时的“原罪时代”、中国市场经济甫定时的“灰色时代”、国际资本大潮汹涌时的“泡沫时代”和互联网新思维下的“转型时代”。回顾这些年代,已经70岁的柳传志给了联想“九死一生”的评价。
今年,柳传志在联想30年之际给所有员工写了一封信,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这30年中,我们有过无数次要死要活的坎,其中有的是早年间国家计划经济的体制带来的大麻烦,有的是我们战略决策错误造成的苦果,这里面有大量的难以忘怀的痛苦;当然,在这30年中,我们更充满了拼命咬牙坚持,突破九死一生,登上阶段性顶峰的愉悦。”
回看联想成长的30年,虽然一路风生水起,却也着实步步惊心。柳传志总结其中的经验:“要提前开始进行环境的研究,然后提前动手,拐大弯。等到你的企业、行业里边出现问题了,再改就来不及了。”柳传志认为多往前看一步,企业就会多一些生的机会,少一点死的可能。
30年,联想披荆斩棘,柳传志和他的企业都迎来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走进繁荣的大时代。和他的同辈人一样,有着家国情怀的柳传志自然不会把眼光仅放在一个人、一家企业上。他对中国的未来抱以热忱的希望,却也藏有隐忧。他呼吁政府进一步健全法制环境,呼吁公平、公正和效率要两条腿前进,就是希望这个国家能够走在一条稳定、健康的发展道路上。柳传志好读历史,平时也喜欢和历史畅销书作者交流,应该也是希望通过历史镜鉴,来丰富自己观察社会的维度,提高自己把握时代脉络的能力。
毋庸讳言,30年,中国商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中国的企业家也正作为一个新兴群体登上历史舞台,并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发挥着他们的影响。但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掉落、积留下越来越多的负面资产:贫富分化严重、环境生态恶化、社会公信缺失。我们发现,在中国企业崛起的同时,在中国企业家崛起的同时,在社会上,却并未同步树立起与时代相应的企业家精神。
关于这个命题,许多学者和许多企业家自己也在寻找答案。这些答案有些来自中国商业传统,有些来自国外积累的经验,归结起来不外于诚信、创新、以人为本和社会责任。而对于这些条目的内涵,每个人又有每个人的理解和主张。
这个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精神?也许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们难以得到一个明确的共识。但基于对社会“千回百转”的深刻洞察和企业“九死一生”的切实心得,我们相信,一个70岁老人的见解,对这个时代一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企业家精神之创新
历史总是在突破中前行
2000年4月,时任联想台式电脑事业部总经理的刘军将谢霆锋的照片递到柳传志手里的时候,柳传志看着照片惊诧地问:“这个摩登小孩儿怎么能做联想电脑的代言人?”
要“容新”,更要“喜新”
多年以后柳传志还经常提起这个情节,谢霆锋当时仍显幼稚的形象与柳传志心目中的代言人形象相去甚远,但刘军给出的解释说服了柳传志:联想的战略方向是互联网,所以必须面对年轻人,而谢霆锋对年轻人有着一呼百应的效应。
不久,以谢霆锋为主角的联想巨型广告牌,就树立在各大城市的街道旁了。
事实上不只是谢霆锋,当年《流星花园》中炙手可热的F4,也曾被请做联想的品牌代言人。据当时到上海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介绍,当F4集体登场时,有年轻的女粉丝尖叫着昏厥了过去。
对市场的尊重,让柳传志时刻保持着对“新”的兴趣。他看了电影《小时代》,还要求年轻员工与他交流看完《小时代》的感受。他很想通过这部电影,了解那些年轻人的想法。
让柳传志有所触动的另一个情节是: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王健林与马云讨论网上购物的情景。王健林对在场的企业家说:你们谁在网上购物请举手,举手者寥寥无几。之后,马云站起来对坐在会场后面的年轻工作人员说:你们谁在网上购物请举手,结果很多人都把手举起来了,因为那些是年轻人!
柳传志说:现在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经常会出现以前没见过的现象、以前没见过的思想。对这些不熟悉的现象和思想,不仅要包容,更要充满热情地去积极探知、不断学习。
事实上,对于了解年轻人,柳传志不只是想了解市场、了解用户,也是为了了解自己的员工,因为不单市场是年轻人的天下,总有一天,企业也会是年轻人的天下。他曾对记者举例说:联想在搞移动互联,看着一些年轻人整天在网上“瞎聊”,也不去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但也许正是这些整天玩游戏、瞎聊天的年轻人,了解人们在移动互联上如何交往,反而能抓到精髓的东西。“所以可能还真的是要靠他们作为技术的主导者,或者说系统设计的主导者。”
柳传志说:“我做企业这30年来,经历过很多事情,常会有这种感觉:你以为你已经了解了某些规律,你以为你已经形成一套做法,按照这个做法做下去,就会取得成功。但是后来却发现又有新的事发生了,远远跳出了你的看法,你按照以前的思路做肯定是不够的,所以你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个新事物。”
创新要想清楚目的
作为“文革”的经历者,柳传志认为那场政治运动带给自己最大的教训就是:做人不能跟风、不能钻营。这一原则也自然体现在后来他做企业的精神上,即做企业不能投机、不能跟风、不能为创新而创新。
2000年前后,企业界流行“快鱼吃慢鱼”的思想,但柳传志觉得,事情还是看好了再做。就如自己一再强调的管理思想:确定战略时,一定要把事情想透,想透之后,就要坚决把事情做成。
柳传志举了联想兼并IBM PC的例子:2004年,联想在成立20年之际,宣布并购IBM全球PC业务。此前,从IBM递过橄榄枝到联想做出最终决定,柳传志带领着他的团队花了半年以上的时间进行研究:IBM为什么要卖?我们为什么要买?为什么IBM做PC亏损,我们能盈利?收购的风险是什么?我们怎么克服……当年,中央电视台询问柳传志这一惊天并购的经验时,柳传志的回答是“想清楚”。
“今天我之所以不当联想集团的董事长,董事也不当了,就是让杨元庆根据自己的情况,放手去发展。当年杨元庆在并购IBM PC的时候,我自己也非常担心,因为并购如果失败的话,我们饭都没的吃了,对吧?几乎全部的利润全从那儿来的,而联想控股其他业务的利润还没形成呢,所以会非常紧张。但今天就该放手让他发展,各个部分都放开了做。创新本身是要靠人来做的,这个企业怎么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这些人能够充分发挥力量,这是企业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事情。”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