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诸葛亮最吃亏的地方是没带好人
2014-11-25 15:50:14 责任编辑:张昳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所以,柳传志认为,敢想,敢于突破,目的明确,然后顺势而为,创新就在其中。
“你不能天天老把创新挂在嘴上,为了创新而创新,这就可能一事无成。企业为什么要创新?因为他不创新真活不了。比如像农业,我们要按照老规矩做,那就是一片红海,那真是做的苦哈哈!土地流转和确权以后,到底能在科技方面出什么效益,出来以后这个效益怎么能变成钱?你真得按照这个方向去研究才能出东西。所以一个企业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企业机制、管理和文化,乃至商业模式的创新,最终结果是要拿业绩来衡量的。”
同时,柳传志还反复强调,今天的市场变化越来越快,往往是一件事没想好,新的事情又出现了,所以有些事也只能边做边看。马云对他说,要学会自己打自己,让新淘宝淘汰旧淘宝,这些都让自己对创新有了更多体会。
但是对于创新,柳传志依然保持一种务实的冷静。近期,网络上流传着柳传志为联想控股公众号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创新是让企业活得长、活得好的必要手段,但绝不是充分必要手段。仅靠创新,即使成功,企业会突然呈现威力,然而最后也可能会像在长跑比赛中的选手,中途某一段突然超越对手领跑而光鲜一时,后来又被人超越,甚至因体力透支落到最后。”
柳传志的目标是:要把联想打造成一家百年老店。
创新在产品,更在体制和文化
柳传志说,他在听罗振宇的《罗辑思维》,里面有些想法很怪、很有意思,听了能给自己启发。但他还是表示不能接受老罗的“U盘文化”:“U盘文化可能适合某些人,但整个社会大家不能都做U盘。你看没看这次的亚运会?中国拿了那么多金牌,但为什么三大球一项都不行?就是因为不能搞配合,人人都忙着自己做U盘了!”
在他看来,做事中规中矩、一丝不苟,老板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老板叫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偷懒,也不越权,这叫“齿轮文化”,齿轮可以高效运转,但本身不产生动力。联想提倡的是“发动机文化”,意思是最高管理层是大发动机,而子公司的领导、职能部门的领导是同步的小发动机。“做发动机完成任务的感觉,和做齿轮完成任务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充满了成就感。而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执行之中,主人翁的感觉也越来越浓,小发动机苗子涌现得越来越多。这些小发动机不但可以不断输送人才,而且自己也想要更大的平台。”
2001年,在大多数公司都在进行整合之际,柳传志却将联想一分为二,由杨元庆和郭为分别领衔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而柳传志则带领母公司联想控股,重新勾勒出了联想新的商业版图。同年,在联想充当“总参谋长”角色的朱立南带领一支队伍,白手起家,杀入风险投资领域,13年后,作为联想控股开展投资业务的先头部队的君联资本,投资了200多家初创期和扩展期企业,并将其中的近30家企业推向了上市,已经成为业内最优秀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2012年,朱立南就任联想控股总裁,正在全力推进联想控股新战略的全面实施。“联想控股所设计的这种商业模式,没有一个可以完全对标的企业。”柳传志说。这意味着,联想大大小小的发动机们正在进行着又一轮变革。
“中国商业实际发展的时间太短了,整个资本主义发展了几百年,而我们经历的时间却很短,许多事情我们都没经历过,都不懂。所以现在的年轻人虽然比我们年轻,但和前人相比,我们也是年轻人。”柳传志如是说,“历史也是不断往前突破前行的,现在也许又是一个大的突破期,在这个时期,年轻人走在了前面。”
企业家精神之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2004年3月,一篇标题为《公司不是家》的帖子在网上迅速传播。帖子的作者是一名联想员工,在详细描述了联想正在进行的“残酷”裁员场面之后,他发出感慨:公司就是公司,公司为我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能为公司做贡献,绝对不是像爸爸妈妈的那种无私奉献的感情。
一个月后,在联想新财年誓师大会上,面对台下数千员工,柳传志正式回应了这个帖子,在对作者的感情表示理解,并向被裁员工致歉之后,他更坚定地指出:“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从大局的角度看问题,这才是最根本的以人为本,最根本的为员工负责。如果用为局部员工负责的方法去考虑问题,企业就会陷入一片儿女情长之中,完全无法发展,中国就会失去联想。”
“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我是希望向这个方向去培养你的。当你由CAD部调到微机事业部,并在当年就把微机事业部做得有显著起色时,我的心中除了对事情本身成功的喜悦以外,更有一层对人才脱颖而出的喜悦。在你开始工作后不久,诸多的矛盾就产生了。我是坚决反对对人求全责备的。如果把一切其他人得到的经验硬给你加上去,会使得你很难做。”
这段话摘自1994年柳传志写给杨元庆的一封长信,在今年秋天又被人翻出来,在网上火了一段时间,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杨元庆亦师亦父的感情。是年,29岁的杨元庆被提拔为联想微机事业部的总经理。
杨元庆外表给人的印象是忠厚、内敛、敏于心而讷于言。他25岁那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联想,从在中关村骑着自行车销售电脑起步,在37岁那年执掌联想帅印,此后又操刀了联想对IBM PC业务的并购。
然而对IBM PC的整合并不顺畅。2008年年底,联想集团出现巨亏,原因之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球商用电脑需求持续疲软。但这只是个导火索,柳传志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并购后联想内部的管理和文化出现了问题。
基于这个判断,2009年,65岁的柳传志再度出山,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任CEO,形成“柳杨配”。柳传志亲自负责董事会的沟通与协调,并主抓联想全球文化的重塑,以此保障CEO杨元庆没有后顾之忧,能从容领兵作战。
短短两个季度之后,联想扭亏,自此业绩一路攀升。
2011年11月,在确认联想集团已经“基础坚实,前途光明”之后,柳传志宣布卸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在给联想集团全体员工的信中,柳传志写道:“在元庆的带领下,联想集团已经建立起了一个优秀的领导团队,他们以主人的姿态全心投入,在为这家公司工作。他们目标高远,坚忍不拔,同时相互信任,配合默契,已经赢得了全体员工的信任。”
“我现在连董事也早就不是了,对于联想,杨元庆肯定比我负责多了。”谈及于此,柳传志舒服地向沙发里一靠,笑了。
当然不只是杨元庆,柳传志对联想各个梯队的接班人都有详密规划:“以人为本,就要把领军人物的选择和培养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柳传志说:“作为一个企业工作者,我希望这个企业能长期发展下去。我觉得要实现这个目标,就真的要有人真心真意地为企业着急,负责任,把它当成自己的企业。以人为本应该是办企业的目的,而不是手段,这点是很重要的。”
对于选人的标准,柳传志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认同,这也是他一贯强调的联想高层德重于能:“选领军人物,首先是得核心价值观一致,为什么呢?这个人当真不合适的时候,你能够调得下来。要是价值观不一致,调都很难调下来,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震荡或损失。”
柳传志认为要让企业始终保持健康状态,就必须建立强大的企业文化,也要使年轻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企业一方面要激励到位,但另一方面没有文化配合的激励也不行。你要在企业层面建立起一个更高的文化平台,并吸纳外界优秀的文化,形成一个很强大的势能,这样,企业的价值观就不会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潮所左右。”
要给马谡们试错的机会
柳传志好读书,年轻时,他喜欢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2007年的5月,他和联想一批退休的老干部去参观了成都武侯祠。当时“春和景明、郁郁葱葱”,在大家欣赏景色的时候,柳传志却在思考着另外一些问题。参观完后,他写了一篇心得,详述自己对诸葛亮的看法:
诸葛亮之败,固然有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很多因素,但我认为他本人培养人才不力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在他用兵点将的时候,一般我们很难看到核心团队成员的决策参与,更多是诸葛亮个人智慧的专断,这种习惯导致了后来蜀汉政权内部对诸葛亮的绝对依赖,广大谋臣及将领缺乏决策的实际锻炼。他身居丞相高位,工作不分大小多亲历亲为,“自校簿书”,“罚二十以上亲览”,没有放手着力为蜀汉政权造就和培养后续人才,以致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局面。他最后选定姜维做接班人,也主要还是让姜维任事,对姜维如何定战略、如何处理内政,尤其是处理与成都朝廷集团的关系等方面,缺乏悉心培养指导。
柳传志用这篇文章来勉励自己。他说,这件事给他最重要的一个启示是,除了敏锐的洞察力和战略的判断力之外,培养人才,选好接替自己的人,恐怕是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了。
多年之后,柳传志旧事重提:“那次我到成都去看武侯祠的时候,认为诸葛亮最吃亏的地方,就是没有解决好带人的这个问题,他就是太强调事必躬亲,但是实际上你要真带人干活,却都自己控制、把握着,别人就没法锻炼了。他那时候应该让姜维去主持战局,哪怕打了败仗再进行总结,也是好的。”
柳传志甚至提到“挥泪斩马谡”的典故:“像马谡,诸葛亮明确规定了你应该怎么做,你没那么做,果然错了,因此蒙受了很大的损失。但其实在某些局部战役上,就是应该让他自己去设计,回来咱们再复盘,这样的话他才会成长。说蜀中无大将,这个话没有道理,前一拨人太强了,老占着这个位置,你让后一拨人怎么有机会锻炼成将材?我坚定不移地相信后面年轻人的智商、才干,绝不会比前面的差!”
“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工作狂,好像离了工作就没法生活。我非常希望有一天能看着都是年轻人在受累,我欣赏他们的成果,也是欣赏我的成果。”柳传志如是说。
打造一家“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是这些年柳传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没有家族”是指没有血缘关系,而是通过机制和文化保障企业得以传承下去;“家族企业”是指公司最高层必须是有事业心的人,“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命”。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