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1月9日

东南亚华人富豪:有钱没权 从商不从政

 2014-06-20 17:23:25 责任编辑:林一 来源:前瞻网 作者:董哲

马来西亚华人新兵只占总数0.29%

而马来西亚情况则不同,马国主体民族马来人信奉伊斯兰教,与华人信仰、生活习惯不同,两族极少通婚。印尼华人因为遭到长期歧视而对政治漠不关心,但马来西亚华人在独立前,在政治上就很活跃,表现的比较团结。只是长期以来,华人参军热情很低。2010年,马来西亚国防部长阿末扎希在国会称,2008至2009年,只有26名华裔参军,仅占新兵总数的0.29%,为此而质疑“非马来人爱国精神不足”。

虽然马国国防部长这一番言论招来舆论抨击,但却也道出了事实。马来西亚实行志愿兵役制,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华人普遍认为在军队内晋升的机会不大,当兵热情很低。一名服役21年的马来西亚华裔二级准尉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回忆说,他1989年参军面试时,同一批300人只有他是华人。被派往某基地受训。那里3014名军人中华人只有两个。2004年,这位二级准尉在同一基地当教官,教过的华人只有两个,其他的都是土著马来族人。

中国军人地位曾低下 华人不愿当兵

马来西亚国会里尽管早已拥有与人口相称的议员(约占三分之一),但军中一直鲜见华人身影。这其中有诸多复杂因素,概括来说,既有传统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因素。

先秦与汉唐时代,中国人曾经很重视军功,汉代有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唐代李白也留下了“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的诗句。但自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将“重文轻武”奉为国策后,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用各种办法削弱汉唐以来的民间尚武风气。在这种文化下,宋代开始即流传“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民间谚语,尚武精神几乎荡然无存。宋以后的中国历史上,军人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无人愿意当兵,只有奴隶、罪犯等社会边缘人群被迫充军,这使本已低下的军人地位陷入恶性循环。清末梁启超看见日本军营新兵入伍、老兵退役交替之际,场面非常热烈。梁启超感慨道:“中国历代诗歌皆言从军苦,日本之诗歌无不言从军乐”,“何相反之甚耶!”

中国北方人愿当兵 但华人多南方人

虽然受儒家传统影响,中国人崇尚文治、鄙薄武功,但华北、中原、西北等地中国人却豪放尚武之风蔚然。及至近代,除了湖南等少数地方,北方人参军并建功立业之风明显盛于南方。但东南亚华人华侨祖籍多为福建、两广等华南地区。广州、泉州等地,唐代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海上丝绸之路重镇,这里的人民很早就跳出传统中国人“重农抑商”、“君子讲义不讲礼”的束缚,崇商重利,善经营、讲实惠。顾炎武就曾说“泉漳商民,贩东西二洋,代农贾之利,比比皆然”。因此,祖籍华南的华人华侨在经商、积聚财富方面成绩卓然。

马来西亚军队的前身是独立前,上世纪30年代英国招募马来族人组成的殖民军。在1948-1960年的“紧急状态”时代,英国依靠英军、英联邦澳、新等国军队,与马来族部队一起,联合镇压了华人为主的马来亚共产党发动的游击战争。这场战争深刻的撕裂了马来人与华人的族群关系。因此独立后,马来人在掌控国家大权的同时,牢牢掌握着军队,通过各种明里暗里的规定与潜规则,不欢迎华人参军。

企查猫

马来西亚军队一直实行志愿兵役制,华人普遍经济条件不错,而军队又是有着自己文化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群体,任何国家的军人,相对于平民,都是牺牲多、奉献多而回报少,受传统观念与诸多现实因素影响,从军自然对华人吸引力不高。在以上诸多因素作用下,马来西亚军队鲜见华人身影就不难理解了。

结语

在东南亚各国近百年来的风云变幻中,马来西亚华人在夹缝中求生存,没有被同化掉,也没有丢掉华语,在坚持自己文化根的同时又能相对较好的理顺与主体民族的关系,他们重商轻政同时又抱团维权,顽强的开创了一片天地。作为母国的人民,作为同样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人,在21世纪的现代国际关系中,应当怀着包容的善意之心来支持并理解他们。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