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20日

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在线外卖的马拉松式梦想

 2014-07-15 15:41:09 责任编辑:林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其实早期饿了么在商业模式方面,曾采用过向商户抽成的方式。但后来,他们发现,这种分成模式下,平台与商户之间是存在相互分割的关系的,很多商户在获得平台的客户引流后会尝试将客户引入线下,不利于合作展开。

所以,饿了么转变了思路,放弃分成模式,转而尝试为商户提供一套完整的包含了客户端软件和出票机的线上线下管理系统。对于订单量达到一定数额的商户,收取固定的系统管理费,一般一年4000元左右。

由于后台系统确实能为很多小商户带来便利,而且固定费用自己可以多劳多得,所以商户端的地推也越来越顺利。同时饿了么也构建起了采用自己平台的生态系统,一举多得。

“我们现在在在线外卖市场上几乎没有什么有力的竞争对手,对小的创业团队来说,我们已经在整套流程、生态系统上形成很高的壁垒,现有的用户基础也为我们提供了庞大的数据库,如商户信息、点评信息等,能够更好的服务未来市场。”张旭豪说。

对于未来巨头的介入张旭豪也并不担心,“外卖只是他们战略布局的一个尝试,或者一种试探,不可能把很多心力集中在这上面,而我们不同,外卖是我们唯一的业务。”

据记者了解,目前饿了么公司团队共有400余人,其中作为中坚力量的地推人员和进行网站系统建设优化的技术人员比例分别高达50%和20%,平均年龄保持在25岁以内。

点评入股的想象空间

虽然外卖订餐市场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公司出现,在饿了么之前曾经小有名气的“小叶子”也已经销声匿迹,但是去年末今年初开始,又有更多的企业把目光投向这块市场。

此前,国内餐饮O2O的重心一直在团购、餐厅预定等领域徘徊,经历过复杂激烈的千团大战和业内资本角逐,如今团购与预定模式成熟,格局基本已定,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算是背靠大山站稳了脚跟。而之前一直默默耕耘内部消化的在线外卖开始进入巨头们的视野,成为其谋求新的增长点的战略布局之一。

2013年年末,以淘宝平台为依托的“淘点点”外卖底气十足来势汹汹,美团网旗下“美团外卖”也不甘示弱,大众点评网的外卖业务也悄然上线试点,同时,局中还有此前在在线外卖行业残酷的战场上存活下来的玩家如到家美食会、美餐网等,他们基本上都拿到了部分投资,获得入门一拼的许可证。

可以说,2014年的在线外卖市场,注定是一场激烈火拼,能否从中全身而退,谋得市场的一席之地,考验的不仅仅是各个玩家的管理运营,战略、资源、眼界,都是关键。

5月6日,饿了么在北京宣布与大众点评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众点评网既有投资人8000万美元入股饿了么,双方在业务层面也会达成更多合作。

饿了么将通过大众点评获得其薄弱缺失的中高端市场商户资源,以及庞大的以城市白领为主的餐饮消费群。张旭豪的明确目标是,未来的一两年内,力争将日订单量从目前的10万提升至百万单,覆盖城市50-100个。

对于大众点评网来说,之前其自己布局外卖业务并不理想,所以选择了结盟饿了么,结合已有的信息决策、餐厅订购、团购等优势业务,进一步增强其作为综合性本地生活信息与交易平台的领先优势。

“与大众点评网的合作,是一个非常契合的互利共赢,我们双方在业务和资源上的互补,将形成强大的合力,改变整个餐饮O2O的格局。”张旭豪对此非常自信。

企查猫

大众点评此前已经被腾讯收编,成为庞大企鹅帝国中的一员。面对在线外卖市场可能出现的如打车大战那般的烧钱游戏,张旭豪并没有太多担忧。“在我看来,烧钱只是一种短期策略,而非战略,在线外卖市场是一个对耐心、细心程度要求很高的市场,我们要面对的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在长跑过程中,烧钱只会过早消耗掉自己。”

“当然,与大众点评合作之后,就算烧钱大战打响,我们也不会毫无招架之力。”张旭豪补充道。

已有1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评论载入中...

网友评论

1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